勇立潮頭創偉業
——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創新創業專家代表北戴河休假紀實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 譚浩 人民日報記者李章軍)他們,沐浴著黨的關懷,來到這裡;
他們,滿懷創新創業激情,來到這裡——
7月20日至26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0位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創新創業專家代表,帶著家人來到北戴河休假。
這些專家代表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門,他們心繫祖國、報效祖國,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培養人才等方面創造了優異成績,是留學回國人員的傑出代表,為我國科技事業的進步和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重要貢獻。
20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來到北戴河專家駐地,看望休假的專家及家屬,與他們共進晚餐,並聽取專家們對人才工作的意見。
大海的無垠,開闊了專家們的胸襟;大海的澎湃,堅定了專家們創新創業、奉獻祖國的信念。
關懷——點點滴滴都是愛,一枝一葉總關情
盛夏的海灘,夕陽斜照,海風拂面……
或三兩席坐于金色沙灘上,或徜徉于碧波盪漾中,專家們盡情享受難得的休息時光。
“這不只是一次休假,更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專家們的呵護和關懷。”來自新疆的醫學專家李南方説,這次休假活動確實很好,真正讓專家們得到了休息。李南方難得有機會看到大海,眼前不斷捲起的海浪,令她激動萬分。
“如此休假,既與家人共享快樂、放鬆身心,又與各行各業的專家交流思想、增進友誼,收穫良多。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説。
參加今年北戴河暑期專家休假活動的專家,有77歲高齡的中科院院士陳星弼,有30出頭的青年歸國創業者周雲帆,有女專家代表嚴望佳,有少數民族專家倉決卓瑪……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曾留學海外的創新創業專家的代表。
他們,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貞不渝,一往情深——
“黨和國家對知識分子的關懷,就像這大海一樣,滿懷深情,飽蘊細膩,讓人感動。”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遠眺碧海深處,思緒回溯到上世紀60年代——1964年,他被國家送往法國巴黎大學留學;1968年回國後參軍——大海見證著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從那段歲月走過來,前後對比,亂治分明,知識分子地位有了天壤之別。”
海風細吹,海浪輕拍,仿佛也在回應著留學回國專家們的心聲——
“我們做得很少,但國家給予我們的卻很多。”參加休假活動的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玉卓説:“黨中央、國務院為創新創業專家代表組織集體休假,是對海外留學回國者的關懷,也必將激勵留學回國專家更好地為國家、社會做貢獻。”
近年來,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北戴河休假,已成為一項制度,400多名專家代表先後參加休假。這項活動在社會上特別是在廣大知識分子中産生了積極反響,有力地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為了確保休假活動的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組織部會同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安部、鐵道部、衛生部等部門精心組織,週密安排,在交通、安全、飲食、醫療衛生、採訪報道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輕鬆地欣賞電影,愉快地漫步庭院,愜意地眺望大海……黨中央、國務院的殷殷關懷,如雨露瓊漿般滋潤著休假專家的心田。
“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能在北戴河休假。”來自青海的高原醫學專家格日力認為自己度過了7天“高規格”的假期:在北戴河,他住“最好的賓館”,享受“從未有過的招待”……
問計——碰撞思想的火花,累積行動的共識
飯桌前、散步時,房間裏、海灘上……
創新創業環境成為休假專家熱烈討論的話題: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學術環境、人際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我認為知識分子迎來了大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最好時期。”年逾六旬的計算機工程專家李德毅院士感慨地説。
世界在變,創新不變;
生生不息,創業不已。
每年來北戴河休假專家的專業領域都相對集中,今年“創新創業與人才培養”成為主題。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對編制全國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綱要的意見和建議,專家們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
“要建立符合創新人才規律、重真才實學、重業績創造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中科院院士常文瑞説。
“要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倣真技術專家、國家倣真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遊景玉説。
“要積極引導廣大科技人才到企業建功立業。”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鄧國順説。
“要結合國家自主創新戰略、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創新項目,注重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尚德太陽能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説出切身體會。
…………
從院士到科研骨幹,從高校研究院所到企業界,留學回國的專家代表們暢所欲言,彙報了在各自領域的工作與科研情況、取得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並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實踐證明,人才資源開發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緊密配合,相互促進,既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形成人才資源的整體合力,又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提供機遇和舞臺,促進了人才成長。
自1872年清政府派出首批官費赴美留學生至1978年的106年間,中國出國留學生總數只有14萬人。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121萬人,分佈在100多個國家,出國留學人員派遣的規模和力度,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截至2007年底,留學回國人員已達32萬人,他們在中國教育、科技、經濟、國防、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憑海臨風,極目遠眺。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深有感觸:“發展生産力主要靠從理論到實踐、從生産到管理的各類人才。高新技術專家、企業家、高校科技人員齊聚一堂,這樣獨具匠心的安排,顯示出中央對我們要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更大作用的殷切期望。”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專家們的事業聚合在一起,就是我國發展藍圖的壯麗一角:朱高峰,研製出我國同軸電纜4380路載波系統,打破了國際上對我國通訊技術的封鎖;張春霆,提出了DNA序列的Z曲線理論,開拓了一條用幾何學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途徑;郝吉明,經過20年的系統研究,在酸雨控制規劃方面取得的成果,為確定我國酸雨防治對策起了主導作用……
“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令當時許多年輕人創業激情澎湃,改革開放濃厚的氣氛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再也坐不住了。”回憶起創業歷程,流體傳動與控制專家、世界著名的氣動元件製造商SMC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趙彤感慨萬分。
奇瑞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尹同耀説,黨的十七大激發了社會各階層的創業激情,讓海外回國的學子們對祖國的繁榮強大充滿信心。
北戴河充滿自豪,也見證著驕傲——
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曾經預言,一個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新時代必將很快到來。今天,人們看到,小平的期望正逐步變成現實。
心聲——遠眺壯闊海面,續寫事業輝煌
“來來來,給我們在這裡拍張照”……
在萬里長城的起點山海關老龍頭,專家們三五成群留下難忘瞬間,會心的笑容映在他們的臉上。
“現在創業環境那麼好,我們一定不辜負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期望,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專家們表示。在他們身後,山海關澄海樓的匾牌上,幾個蒼勁的大字被陽光映襯得分外奪目——“雄襟萬里”。
據中組部人才局負責同志介紹,中央邀請專家到北戴河休假,主要是讓專家暫時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帶著家人,充分地休息和放鬆。為了讓專家們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休假也盡可能地減少了集體活動。但是,專家們依然希望利用這次機會,更多地去了解社情民意,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為此,中組部專門組織專家參觀唐山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曹妃甸聚集著專家的目光,這裡是創新創業的熱土。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熱情洋溢地向專家介紹:曹妃甸是北方的天然深水良港,建設好這個大港,將促進河北、環渤海地區及北方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在短短幾年間,這個荒涼的小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了令人鼓舞。”參觀完30萬噸級原油碼頭,物理學專家張志忠感嘆不已。
“曹妃甸的建設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因此更要科學規劃,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把曹妃甸建成環渤海地區的耀眼明珠。”中國科學院院士許祖彥對曹妃甸的未來信心十足。
在李大釗紀念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陳澤輝細細察看每件展品。這位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獲得者,長期從事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先後參加了國家“七五”“八五”攻關課題,他主持育成並通過審定的高産、優質、穩産玉米雜交種“黔玉一號”“黔單13號”“黔單15號”“黔單16號”已在各地大面積推廣。
在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展品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趙平看得格外仔細。“李大釗用生命和熱血來救亡圖存,實在讓人感佩。”他説,現在是留學回國者創新創業的最好時期,我們要繼承李大釗等革命先輩的遺願,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振興中華、復興民族之責。
明媚的陽光下,趙平胸前鮮紅的出席證熠熠生輝。
“專家休假制度已運行多年,反響很好。我們一直把這項活動當作一個精品來實施,務求讓休假專家滿意。”中組部副部長李智勇介紹説,在朝夕相處的休假期間,專家們也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們今後更好地做好人才工作大有幫助。
北戴河、山海關、老龍頭、曹妃甸……儘管是在休閒度假,可專家們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們充分利用時間去發現、交流、學習,探討如何解決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熱潮給神州大地送來了又一個黃金髮展期。當今時代,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展望未來,本次休假活動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高松激情豪邁: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用15年的時間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對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是人才工作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泉。”長春工業大學教授張會軒快人快語。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已經形成普遍共識,“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親切的面容,穩健的步履,自信的神態……休假結束後,專家們將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然而,他們每個人的生命卻早已融入到黨和人民的壯美事業中。
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大海中,絢爛的光暈正徐徐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