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會期間,如果在看臺當中有人招手示意有疾病突發,就可以通過志願者和醫療助理,把你送到觀眾醫療站。對持當日有效票證的觀眾,我們在場館內醫療站提供的服務以及從場館到醫院急診的服務是免費的。”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副部長戴建平在7月31日的“奧運會醫療保障工作”新聞發佈會上這麼説。奧運會開幕前,從奧運村到各賽場再到各指定醫院和急救站,一套完整的醫療急救體系已經全面建立,確保奧運會參賽人員和觀眾有備無患。
奧運村診所創多個第一
奧運會時,一旦運動員、教練員生病了,該怎麼辦呢?設在奧運村裏的綜合診所將為他們提供最週全的服務。不僅住在村裏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生病了可以去那裏進行醫治,在各場館受傷的運動員在經過急救站治療後,如果不需要住院也將轉至奧運村診所進一步治療。
診所面積3100平方米,主體結構分上下兩層(全樓三層,第三層是反興奮劑中心),診所設17個醫療科室,各類工作人員共計635人。“在奧運村綜合診所,我們對10500名運動員的10%進行口腔檢查、篩選和口腔教育;我們免費為運動員提供驗光配鏡服務;我們為各國隊醫舉辦中醫預防性運動醫學講座,開展針灸、火罐、中醫推拿、按摩等項目,這都是以前奧運會所沒有的。”戴建平説。
3000醫療志願者出身專業
北京賽區一共有31個競賽場館、45個獨立訓練場館和10個非競賽場館,一共設置了醫療站157個,派駐191輛急救車,3000多名醫療專業志願者。戴建平説:“北京地區的醫療專業志願者大部分來自三甲醫院和醫科大學。這些團隊成員不僅經過全員培訓和應急演練,更為主要的是,在2007年舉辦的‘好運北京’測試賽中,醫療團隊完成了各項賽事的醫療急救服務。”
此外,北京還早已建立起一支穩定的獻血者隊伍,以保障奧運會期間臨床和運動員、教練員臨時用血需求。“在奧運保障方面,我們和國家衛生部也達成了一個協議,與周邊的河北、山西、黑龍江等省市建立了省際血液保障聯動機制。一旦北京發生群體傷亡事件,需要大量用血時,還會啟動省際的血液聯動機制。”戴建平介紹道。
24家定點醫院隨時待命
在這套醫療急救體系裏,按照國際奧委會標準建立起來的24家奧運定點醫院是最主要的力量。北京市對所有申報醫院進行了評選,最終確定了24家醫院,其中包括一家院前急救中心和一家專門接收殘障人治療的北京博愛醫院。而另外22家醫院中,還有3家將作為收治奧運會專門人員的重點醫院。
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介紹説:“中日友好醫院專門負責收治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住院;北京協和醫院負責收治奧委會的官員和貴賓;安貞醫院負責收治註冊媒體記者,其他的一些定點醫療機構主要是組織醫療隊,派駐到比賽場館駐地承擔現場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