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記者劉菊花、馮曉芳)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日下發通知宣佈,自2008年8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表示,此舉表明了政府對困難重重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關注和扶持,對這些企業緩解因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有積極作用。
急救:出口增幅回落11. 6%
記者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了解到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6月全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838.51億美元,同比增長11.1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44%。而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前6月的紡服出口增長率只有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高達11.6%。
這些數字,與今年上半年頻頻傳出的紡服企業倒閉及虧損的消息相映照,顯示出整個行業的困難狀況。
出口退稅率的調高,等於直接“送”給相關企業2%的利潤。對於諸多紡織服裝類中小企業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為大量瀕於倒閉的出口型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了喘息的機會。
但與此同時,在國際消費需求降低、國內生産成本大漲、人民幣持續升值等情況下,這點利好很容易被稀釋。“光是人民幣升值這一個方面,就足以把政府給我們的利潤快速抵消掉。”某服裝出口企業負責人説。
影響:減緩下滑速度
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對出口依存度一向比較高。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今年紡織服裝出口下滑,但前6月紡織服裝出口總值仍佔全國比重的12.58%,去年同期這個比重是29.32%。
數字顯示,前6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出口增幅按美元算僅為0.65%。在國際需求走弱,同時國內物價上漲的情況下,眾多企業擔心出口退稅率調整後新增的利潤會被相關的各個環節“分享”掉。比如,原料商可能會要求提價,而國外進口商可能會下調報價。
“雖然新政策有利於減輕企業壓力,提高行業盈利能力,但困擾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多重因素在一定時期難以改變,也不會因為出口退稅率上調而消除。上調退稅率不會改變行業效益增速下滑的趨勢,但只是減緩下滑速度而已。”某業內人士説。
出路:企業“自救”是根本
出口退稅率調低的本意是國家通過稅收杠桿調節這一勞動力密集型、附加值低的傳統行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政策只能算是“緩兵之計”。
“紡織服裝企業要想真正擺脫困境,還要依靠自身的提升。”孫淮濱説。
孫淮濱認為,在目前出口環境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企業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高出口議價能力和産品附加值,提高品牌知名度,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