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 匯流成河
——北京奧運會展示中國社會文明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 蘇會志)“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不僅是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和標語,也是10萬賽會志願者、40萬城市誌願者、100萬社會志願者和全體中國人民的時代心聲,更是中國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意識提升的歷史坐標。
七年籌辦,奧林匹克人文理念通過“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舉措,在各個環節得到體現,開幕前夕又得到集中展示。北京、中國以博大胸懷擁抱世界,展示熱情好客、文明健康的風采,盡顯五千年文明底蘊,為奧林匹克這一西方文明寫上東方的樂章。
七年籌辦,北京和中國向世人展示:人民自身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在提高,參與奧運的熱情被激發。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展示出一個融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為一體,蓬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嶄新形象。
北京奧運會,必將成為記錄中國社會文明的里程碑。
我參與——融入世界的渴望 公民精神的迸發
圖表:奧運期間近兩萬名志願者服務北京地鐵 新華社發
首都精神文明辦副主任鄭默傑認為,“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這一口號,意在鼓勵民眾參與奧運,在貢獻中充分享受奧林匹克精神和奧運帶來的快樂,在快樂中提高文明素質。
今年4月,在法國華人支持北京奧運集會現場做了精彩演講的中國留法學生李洹説,希望將中國的包容、真誠、友善,中國民眾希望融入國際社會的願望,用西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和機會傳播出去。
不謀而合,被賦予了中美文化交流使者使命的姚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奧運會是個機會,可以通過每個人的參與,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開放的今日中國,“讓60億人感受13億人的光榮與夢想”。
北京奧運會的參與者和貢獻者,不僅有遍佈各主辦和協辦城市的150萬名各類奧運志願者,在奧運場館建設一線揮灑智慧和汗水的5萬名建設者,用足跡和信念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到五湖四海和世界之巔的2萬餘名火炬手,還包括在聖火遭到侵犯時挺身保衛奧林匹克和祖國尊嚴的華僑華人,為北京奧運交通、環保、安保、氣象、救護、餐飲等承諾奮戰在各個領域的無名英雄,為推廣宣傳奧運知識、文明禮儀奔走在街頭巷尾的熱情的孩子,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交通限行、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的近350萬輛機動車車主,以及積極響應“排隊日”、“讓座日”、“綠色出行”、“全民健身”、“奧林匹克文化節”等“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各項活動的人們。
北京的什剎海是外國人旅遊、住宿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社區幹部張景蒲和她的同事們,為了做好奧運外圍保障工作,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治安巡邏、老年指路、流動人口登記、衛生檢查、不文明行為糾正、奧運拉拉隊……龐雜而瑣碎的工作填滿了這些年過半百的基層幹部的日程表。“開奧運會可是個系統工程,大事小事最後都要歸到社區來落實。我們社區每個人的工作量都翻了好幾倍。”張大媽認真地説,“可是我們這流傳著一句話,選擇了這個工作,就選擇了奉獻。我們的每一項工作看著不大,但都是在實實在在地參與奧運。”前些天,社區組織“奧運感言”活動,跟女兒斟酌了半天,張大媽寫下了:“百年奧運,來得不易,參與其中,我很珍惜。”
參與,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原則,是奧林匹克的一切理想、原則和宗旨的基礎。“重要的在於參與”,與“更快、更高、更強”,構成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兩大基石。“我參與”不僅喊出了中國融入世界大家庭的渴望,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解讀和踐行,也表達了億萬中國民眾走出自我、走出家庭、走入社會、走向世界,關注公共利益、關注人類生存和文明的公民精神的迸發。
百年前,梁啟超就公民精神發出慨嘆:“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百年後,美國《時代》週刊對汶川地震的報道中寫道:“這裡的人民不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給予,中國的‘公民精神’並未缺失。”
體現著權利意識、義務意識與責任意識相統一的公民意識在中國的萌生、發展和中華民族對以參與、競爭、公正、友誼、奮鬥為核心原則的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正一路同行。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朱文閭和老伴劉自明是政府招募的“奧運人家”。年過七旬的老兩口把兩居室的房子佈置得充滿中國味道:客廳的朱紅色漆畫屏風和兩把倣明朝制太師椅、電視架子上的各種瓷器、天花板上的朱紅色燈籠……平日老兩口出門去元大都公園溜彎兒時就能遠遠看到“鳥巢”。朱文閭説:“為了讓外國朋友體驗到最原味的中國生活,我們的生活仍舊會保持常態。我們全家都很歡迎他們,會友好地相待。”為了迎接外國友人,老兩口已開始學習簡單的英語會話,前不久還接受了法國電視二台的採訪。朱文閭説跟外國記者聊得很開心,連要準備的飯菜都已經想好。
我奉獻——成功奧運的要義 文明社會的標誌
8月1日,一名志願者在拉薩火車站向送別的人群告別。當日,來自西藏自治區的80名北京奧運會志願者乘坐火車從拉薩出發,他們將為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記者等提供志願服務。 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任長旺是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去年此時他正陪伴父母、攜妻帶子,暢遊北戴河。然而今年過關斬將成為了奧運會駕駛員志願者的他,早早地跟年邁的父母“告假”,進入了奧運備戰狀態,緊張而興奮地等待著奧運志願服務使命的召喚。
“馬上就要上崗了,我準備明天再抓緊時間,坐公交車熟悉一下奧運場館周邊道路。”有十多年駕齡的任老師告訴記者。為了成為一名稱職的駕駛員志願者,從2006年3月報名之後開始,他先後進行了糾正駕駛陋習、熟悉北京城區和場館周邊路況、英語口語、涉外禮儀等多方面技能的自我培訓。“奧運是全民族期盼了百年的盛大節日,為奧運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讓我體會到了什麼叫光榮神聖。所以不斷提醒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來。”任長旺説,“家裏人都很支持我的選擇,周圍的朋友同事也常投來佩服和羨慕的目光,志願者培訓過程中充實而充滿歸屬感。”
任長旺是本屆奧運會、殘奧會招募的10萬名不同膚色、不同職業的賽會志願者中的一員,與空前高漲的113萬報名人數的熱情相比,這一奉獻機會足以讓他們每個人感受到至高的榮耀。北京奧運會組織起的這支龐大的志願者隊伍,不僅超過了奧運歷史上任何一屆夏季或冬季奧運會,也必將在我國志願行動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2001年國際志願者年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提出:“志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從這個意義上講,志願精神是聯合國精神的最終體現。”其實,志願精神關愛他人、奉獻愛心、改良社會的核心,與奧林匹克運動建立美好世界的目標也是相通的。奧運會是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志願者的盛會。西班牙奧林匹克運動研究中心的安娜·博雷納·莫瑞諾曾撰文:志願者對奧運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任長旺告訴記者:“奧組委公佈的數字顯示,47·86%的賽會志願者有過志願服務的經歷。很慚愧,我屬於那沒有相關經歷的另一半,我是從奧運來到家門口的那天才真正關注志願服務、了解志願精神,也因此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奧林匹克精神帶給我的衝擊和影響,從自己的小視角體會到舉全國之力辦好這次奧運會的意義。”
與北京奧運會一浪高過一浪的志願者活動形成鮮明呼應的是來自2007年底“迎奧運,促和諧,做志願者——中國2007年國際志願者日慶祝活動”上的數據:目前全國已註冊的志願者總人數達2511萬,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註冊志願者超過100萬名。由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35個省級志願者協會、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市和區縣誌願者協會、2000多個高校誌願者協會以及19萬個志願者服務站組成的志願服務組織實施網絡基本形成。廣東、山東、福建等11個省份和寧波、杭州、深圳等8個城市相繼頒布實施了志願服務地方性法規。
我國的志願者協會給“志願者”下的定義是:不為物質報酬,基於良知、信念和責任,志願為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與中國文化的仁愛精神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感與胸懷道理相通。如果説東方文明中自古對至善至美的社會精神的追求,為志願服務在中國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播散下希望的種子,那麼誰又能説全國數日內迅速聚集起的20多萬奔赴四川災區的志願者和更多在各地參與抗震救災的志願者隊伍,不是中國7年來以奧運為契機前所未有地開展大規模志願服務普及推廣的一種回饋和成果呢?
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説到,美國最值得驕傲的並不是國防和經濟上的成就,而是社區精神。在美國,50%的成年人一週至少做一次志願活動。
當今世界,志願服務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誌。尤其是對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時期的中國來講,志願精神的普及和志願服務的推廣已不僅僅是辦好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要求,也是破解社會發展瓶頸的需要,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做奉獻的不僅僅是志願者,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更有億萬百姓。在瀋陽市公安局工作的幹警任天布,和同事們一道,為奧運足球比賽場地的安全而晝夜辛勞,最多時曾經有一個半月沒回家,一週沒換過衣服,連在天津上大學的女兒放假回家一週後都沒見到她。沒辦法,女兒只好到他值勤地方附近,匆匆見了一面。
我快樂——參與帶來快樂 奉獻創造幸福
8月2日,為奧運會註冊人員提供交通服務的志願者趙凱(右一)與來自塞內加爾的運動員迪奧普在“水立方”前合影。 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黃莉,居住在亞運村的一名社區工作者,和社區編織班的十六個姐妹,從奧運申辦成功開始編織奧運作品,舞動的北京、福娃、“鳥巢”和“水立方”……為了使作品更為逼真漂亮,她們從選料到配色、從圖案到成品下足功夫。編織用的魚線,連起來能繞天安門廣場十圈,使用的彩珠堆在一起,可以裝滿幾大籮筐。她們不停地編,然後送人,再編,再送人,只因為一個共同的願望:把作品送給有緣來亞運村的每一位外國朋友,讓世界人民和我們一起感受北京奧運的快樂。
在奧運籌備的七年間,像黃莉這樣為了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文明,自發加入到奧運宣傳志願者隊伍中的普通人,不勝枚舉。被確定為奧運外賓接待家庭的空竹老人劉振鈺,用5年時間抱病製作了2008個象徵著五環精神的手工藝品。“五子保平安”的巧手老人李兆嫻,生前三個月與病魔鬥爭中創作出福娃系列剪紙的山東殘疾男孩聶帥,都是他們中間的代表。
一場體育盛會,何以讓舉國上下的普通百姓如此忘情地投身其中?是奧林匹克與生俱來的魅力與感染力之外,是改革開放30年累積的民族自豪感和百姓自信心。
吳湘舟,北京第十三中學教了37年英語的退休教師,近三年來毛遂自薦在前門街道做志願者,義務教授居民學習英語。吳老師耗時兩個月開創性地編寫社區英語教學教材,每週從通州趕到前門風雨無阻,用心良苦地激發學員興趣,結果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學員,其中不乏從海淀、石景山趕來的鐵桿“粉絲”。如今,“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可以用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北京前門的故事了。”67歲的吳老師一提到自己這些老年“學生”就流露出一種驕傲的神情,“我們這個班的學員,最小的將近60歲,最年長的近80歲。”對於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在身的吳老師的這種執著,老伴一語道破:“退休了還能為社會、為國家做點事情,還能發揮專長,這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奧運會需要全民的支持。”
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成長的青年一代,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祖國和人民在他們心中的分量很重很重。
提到“80後”、“90後”,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個人至上、不關心他人、怕苦怕累”等負面形象。但經歷了選拔、培訓、測試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洗禮的大學生志願者們,卻令人刮目相看。
北京交通大學法律專業大三學生謝冰,1米80的個頭,因身高合適而被選中奧運會期間扮“福娃”。當初覺得很好奇也很好玩的小謝,穿上“福娃”的行頭後才知道,做“福娃”的滋味並不那麼浪漫:衣服是塑料做的,不透氣,憋悶難受,還要背上十幾斤重的電池和鼓風機。奧運會前後正是北京的酷暑,小謝每天都要穿上這身行裝表演近10次,每次至少20分鐘。每回表演完,他渾身上下都濕透了,像蒸過桑拿一樣。一天下來,流的汗能裝滿一個礦泉水瓶。
雖然工作很累很辛苦,而且沒有任何露臉的機會,但謝冰仍很高興:“因為我給大家帶來了歡樂,看到觀眾興高采烈地與‘福娃’拍照合影,甭提我有多開心了。”現在他一穿上“福娃”的衣服就特別“來勁”:“覺得和‘福娃’已經融為一體了,如果讓我再次選擇,我還會首選扮‘福娃’。”
談到志願者身份,這位22歲的北京小夥子感慨更深:“做志願者的經歷是我人生中精彩的一段,我們付出很多,收穫更多。集體觀念增強了,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
記者採訪時看到,在機場內外、公交站旁,在奧運村、新聞中心、媒體村,在各個社區、學校、商店……到處都有志願者的身影。一些年輕學生被曬得黑紅的臉龐,不時在烈日下流出汗水,甚至滴到地上。但他們臉上始終挂著微笑。這一幕深深地印在記者的腦海中。
在北京市天壇街道還有一位年紀最大的奧運城市誌願者、103歲高齡的付漪泉。“奧運會是盛事啊,全世界都在看。這次輪到咱中國了,怎麼能不高興?”付老爺子説:“眼瞅著奧運會快到了,咱得做點啥,北京是咱的家呀!得守好(社區)這塊地兒,把治安弄得妥帖。個個小區都安生了,奧運大賽才能順順噹噹。”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個人的最高需要,即實現個人抱負,施展才能,回饋社會。在個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會産生一種“高峰體驗”的情感。此時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
奧運,為這種回饋提供了舞臺;奉獻,為這種追求創造了幸福。當每個人的奉獻匯聚成社會文明的進步,並惠及全社會、惠及社會中的個體時,誰會不快樂?
回望30年間,很多人為市場經濟“西學東漸”下膨脹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而憂慮,不少人為中國傳統道德觀的流失而呼號。而今,當奧林匹克精神用它無可比擬的感召力在七年間滌蕩國人身心之後,我們發現,中西方先進文明的交融,即將成就的不僅僅是一屆獨特的奧運盛會,更是中國社會道德價值觀念在經歷了30年的衝擊後,再一次的回歸和昇華,是民族文明素質提升的一大步。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度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北京奧運會又成為這一文明吸納其他先進文明的又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