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樊曦)近年來,中央企業改革不斷提速,取得豐碩成果。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日前表示,過去五年間,中央企業資産總額年均增加1.5萬億元,實現利潤年均增加1500億元。僅去年一年,央企利潤就超過萬億元。今年,央企將努力刷新這一成績。
“我們已經找到一條在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國有企業的路子。”李榮融説。對於公眾,作為國有企業支柱的中央企業能否搞好,不斷攀升的利潤數字正是改革成就的最好注腳。
出資人到位:央企管理不再“五龍治水”
“出資人職能的到位是央企改革最突出的成就。”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説。
在國資委成立前,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曾存在“五龍治水”的情況,國有資産的管理涉及財政部、國家計委、經貿委和中央企業工委等多個部門。儘管分頭管理能夠相互約束,但政出多門卻常常造成“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局面。
隨著國務院國資委在2003年成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部設立了國資委,全國大多數市(地)設立了國資委,沒有單獨設立國資委的也採取多種形式明確了國有資産監管機構。一些省市還積極探索了縣級國有資産監管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國有資産監管的組織體系基本建立。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政府機構設置上實現了政府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所有者職能的分離,國有企業明確了國有資産出資人代表,實現了管資産和管人、管事相結合。
隨著出資人機構的到位,國有資産監管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國資委五年間共出臺19個規章和104個規範性文件,從規範産權轉讓,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到加強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落實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責任,涉及國企改革的方方面面。
“央企改革進入了由出資人主導的全新階段。”程偉説。
業績導向,3倍封頂:央企高管不再“有獎無罰”
在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澄看來,“完善了激勵和約束制度”是央企近年改革一大成就,因為“央企負責人有了積極性,企業才會煥發活力”。
中央企業曾經普遍存在負責人自定薪酬,業績考核缺位的現象。企業經營好壞一個樣,央企高管只獎不罰,即缺約束,也少激勵,各界議論很多。
如今,央企負責人普遍實行以業績為導向的年薪制度。按照國資委發佈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暫行辦法》,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由基薪和績效薪金組成。基薪根據國有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結合企業經濟規模和收入狀況等因素綜合確定。績效薪金與年度考核結果挂鉤,最低為零,最高3倍封頂。年度績效薪金的60%在年度考核結束後當期兌現,其餘40%根據任期考核結果延期到連任或離任的下一年兌現。
國資委分配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幾年的改革,央企已經逐步構建起薪酬增長與經濟效益、業績考核相聯絡的激勵約束機制,薪酬水平和結構日趨合理。
據國資委最新發佈的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境內149戶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平均薪酬為53.1萬元。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一任期(2004-2006年)期間,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總額和薪酬水平的年均增速均低於同期中央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年均增速和全國國有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年均增速。
與此同時,國資委自成立之初,即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拔任用制度改革。自2003年國資委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中央企業高級管理者以來,100余家中央企業先後分七批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103個高級管理職位,目前通過市場化方式選用的各級經營管理人才約佔總數的30%。
80到100家:減少的是數量,提高的是質量
今後兩年,央企改革目標明確:將加快現在149家央企的調整重組。到2010年央企將減少到80-100家,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
這樣的重組數量將超過國資委成立五年來的總和。程偉表示,“做大做強”是央企的目標,而這幾年大力推進重組,實行股份制改革,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據統計,目前半數以上的國有重點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革,中央企業下屬子企業大部分實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一些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進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探索。寶鋼集團、神華集團等19家中央企業按照《公司法》開展了建立規範董事會試點,17家企業的外部董事達到或超過董事會成員的半數,3家企業進行了外部董事擔任董事長的探索。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澄表示,股份制改革不僅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而且使企業的管理更加透明化、規範化。今後改革的重點應放在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構上,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
在過去五年間,中央企業整體重組步伐也在加快,有99家(次)中央企業進行了49次重組,企業戶數從196家減少到149家,為下一步的調整重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黨的十七大後確定的六項重點改革中,中央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非國有經濟發展,加快中央企業調整重組步伐,促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點行業和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轉移。
程偉表示,改革就是要使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適應市場化的遊戲規則,不斷增強競爭力。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央企的活力和影響力必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