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起,安徽省編辦將按月通報有關市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進展情況,並將在10月組織一次專項督查;同時,安徽省市級編辦將建立進度旬報、定期督查等機制,對推動難度大的地方則派員駐點督查。這一系列新舉措,讓安徽省各地頗感壓力,而這也正是安徽進一步加速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步伐、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的新鮮體現。
2007年起,安徽全面推進深化鄉鎮機構改革。一年多來,安徽各地嚴守“三個確保”的政策底線,即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確保鄉鎮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十一五”期間只減不增、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構建農村工作新機制,安徽積極穩妥地開展鄉村合併工作。截至目前,安徽省撤並行政村9474個,撤並鄉鎮576個,安徽省鄉鎮行政編制數減少5000余名。
為強化鄉鎮機構編制管理,安徽明確要求,縣、鄉一律不再增加行政機構、行政編制和財政供給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實行機構編制的“零增長”。同時,安徽還建立了機構編制獎勵制度,對機構編制實有人員控制較好的縣(市、區)給予獎勵。全省著力精簡領導職數,鄉鎮領導職數一般控制在5—9名,並推行黨政正職“一肩挑”。
精簡的目的是提高服務質量。當前,安徽省各地積極探索建立以鄉鎮政務服務大廳為龍頭,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網絡,採取統一受理、分類承辦、上下聯動、限時辦結的方式,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為農民群眾提供全程代理服務。數據顯示,僅2007年一年,這一服務平臺就為農民辦理各類服務事項240多萬件,深受農村群眾歡迎。
安徽省編辦主任劉莉表示,安徽正積極引導鄉鎮政府把工作重點轉到對農民群眾和各類經濟主體進行示範引導、提供政策服務以及營造發展環境上來,有力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了鄉鎮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