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針對不同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地震災後心理援助工作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陳菲)在剛剛結束的“災後心理援助國際高峰論壇”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副研究員建議,要針對災難發生後不同階段面臨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援助工作,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汶川地震發生後,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及所聯絡的各心理學研究與教學單位,以及來自國內外的近百家心理救援機構,紛紛趕赴災區實施心理救援。作為災區心理救援隊伍中的一員,王文忠教授經過四個多月的連續工作後,對災後心理援助工作總結了很多經驗和做法。
王文忠説,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在經歷災難後都有自我康復的能力,但這需要經歷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
他舉例説,地震發生後十天或者半個月內,人們普遍會存在失眠、焦慮、抑鬱等現象,這都是很正常的。根據這個時期人們的心理特徵,心理援助人員應側重一些知識的普及,比如發放知識手冊,做心理講座等來普及災後心理變化常識。同時還應做一些普通志願者的工作,比如發放救災物資等,這樣可以幫助心理援助人員更好地融入到當地百姓中去。
地震發生半個月後,基本救災物資穩定下來,喪失親人的情緒也基本穩定。這時心理援助工作需要系統地全方位地進行。中科院心理所結合這個階段的特點,開始側重在綿竹、什邡等地培訓教師、基層幹部,教授他們一些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基本知識。因為他們本身具有身份優勢,一旦掌握一些心理援助常識,更容易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王文忠説,災難發生一個月後,人們逐漸從麻木狀態甦醒,開始考慮物質因素,一些社會事件開始出現,心理援助工作者需要開始側重幫助政府處理這些事件。因為心理援助工作者不具有官方身份,前期也做了很多援助工作,因此更容易同當地百姓溝通,百姓也願意向他們傾訴自己的訴求。同時心理援助工作者還能夠幫助當地政府向百姓傳達政府的想法和措施,有助於穩定百姓情緒。
除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外,王文忠還認為,當前這個階段應該進一步加強當地醫院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力量,同時對災區學生心理學課程應加強外部力量的投入。此外,還應對當地村鎮幹部、警察等開展心理培訓、危機攻關,以此更好地解決災後重建工作中面臨的諸多問題。
據了解,地震發生後,中科院心理所分別在綿竹、綿陽、北川、什邡等地開展了心理援助試點工作,結合當地應重點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援助。通過這些試點工作探索,中科院心理所將致力於整個災後心理援助網絡的構建,通過這個網絡凝聚一批有工作經驗的人,一旦其他地方發生災難,可以有相關的人和力量去開展心理救援工作。
“從心理角度探索危機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還要借鑒國外模式不斷探索,最終達到‘與危機共存’的理想工作模式。”王文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