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抗震精神 共建美好家園
——寫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前夕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新華社評論員) 金秋10月,一大批在抗震救災中涌現的英雄集體和模範,將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他們的英雄事跡和精神風貌,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表達了災區幹部群眾重建家園的美好願望。
歷史將永遠記住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發生在中國腹地四川汶川縣的一場特大地震,使數萬同胞遇難、數百萬人痛失家園。地動山搖的那一刻,震區數千萬同胞的安危牽動了中南海,牽動了13億中國人的心。
“災情就是命令”!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發出了總動員令,號召各部門各地區“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共同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勝利。從那一天起,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譜寫了人類抗災史上的一曲壯歌。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胡錦濤總書記在什邡市鎣華鎮廢墟上的宣言,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多難興邦”,溫家寶總理在北川中學臨時教室黑板上寫下的大字,就是全國人民的堅定信念。搶險救災第一線,領導幹部身先士卒,共産黨員勇挑重擔,人民子弟兵衝鋒在前,中華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令人肝腸寸斷,一個個捨己救人的英雄令人無限敬仰,一聲聲自強不息的吶喊令人心潮澎湃,一份份慷慨無私的捐助令人熱淚盈眶。巨大自然災害面前,神州大地閃耀著互助友愛、扶危濟困的人性光輝,涌動著愛的暖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又一次充分體現,黨和政府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堅強決心、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非災區人民無私支援災區的團結互助風尚、災區人民不屈不撓的自強不息精神,讓國人感動,讓世界驚嘆!
讓我們大力弘揚抗震救災中凝結的偉大民族精神,永遠謹記抗震救災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中,最強大的力量是舉國上下同心同德、步調一致,是全國人民血脈相通、心手相連。“團結就是力量”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得到最生動的展現。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精神,就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倡導團結友愛風尚,不僅在遇到重大災害時實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且在日常生産生活中守望相助,把和諧社會建設融入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不畏艱險、百折不撓——抗震救災中,最令人感佩的是強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巨大悲痛投身於搶救生命戰鬥的災區人民,是拖著重傷的肢體在廢墟下等候救援時仍不忘安慰救援人員的孩子們,是在道路阻隔、通信中斷的環境中毅然決然向重災區挺進的子弟兵,是在余震不斷的帳篷醫院裏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弘揚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就要有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不僅在面臨災難和危險時抱定必勝的信念,用頑強拼搏去爭取勝利,而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堅守信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崇高的目標邁進。
以人為本、尊重科學——抗震救災中,最能凝聚人心的是始終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從中央一再強調搶救生命“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到救援現場勇士們肩扛手刨扒開廢墟救出一個個垂危的生命,再到舉國為死難同胞哀悼3天,對生命的關注和尊重讓人真切感受到了現代文明的氣息。在重建家園中尊重科學,則使人們對災區人民的未來充滿期待。弘揚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精神,就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核心,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回顧這場抗震救災鬥爭,我們深感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要性和堅持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各級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800多億元,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近600億元,對口支援省市承諾援建資金277億元,災區人民恢復生産、重建家園所需的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災區,成為戰勝這場嚴重災害的基本保障。這是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果,是黨的富民強國大政方針的生動寫照。它啟示我們,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才能有力量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多難興邦。在這個自然災害叢生的星球上,天災難以避免,但知難而進、自強不息卻可以創造奇跡。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在當今時代的集中體現。面對未來的多重挑戰和崇高使命,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強大動力。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砥礪精神品格。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了一系列新情況,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方向,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