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人民健康政府保障 衛生事業"公"字當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周婷玉)14日公佈的《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深化醫改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以及制度體系、政策措施等方面,“公益”一詞頻繁出現,成為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責任。要擔起這個責任,政府就要不斷加大投入、加強監管等,維護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表述,無一不體現著新一輪醫改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政策初衷,讓人們看到希望。

    然而,近年來,由於我國對衛生事業投入不足,“以藥養醫”現象普遍存在,看病費用快速上漲,醫藥衛生事業逐漸偏離“公益”軌道而走上“趨利”道路,導致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一句“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道出了老百姓“有病難醫”的無奈,不僅使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並且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阻礙了我國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進程。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僅是我國的重大民生問題,也是世界性難題。我國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鄉、區域差距大,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十分複雜艱巨的任務。而要在當前醫藥衛生事業面臨突出矛盾問題的情況下,推進“公”字當頭的改革,更需要政府堅定意志,付諸有效措施。

    政府首先要強化責任和投入,切實肩負起衛生規劃、籌資、監管等職責,把該管的“管起來”,把該養的“養起來”,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如政府加大投入建立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讓老百姓“少得病”;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合理佈局城鄉的衛生資源,讓老百姓便捷地“看上病”且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加快建設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同時還要降低醫藥費用負擔,讓老百姓“看得起病”。

    政府還要加大投入和監管,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改革公立醫院以藥補醫的機制,降低醫藥費用。而公立醫院自身也要以“公”字當先,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同時還要採取切實措施改進內部管理,優化服務流程等,方便群眾就醫。

    當前,新農合、社區衛生建設等一些改革已經開始並取得進展,有些則已經啟動或即將啟動試點,民眾有理由期待,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將逐步回歸併得到強化,人民的健康權益可以得到進一步保障。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道路
· 新華時評:十月 我們感受到奧運成果的再次收穫
· 新華時評:拓展共同利益 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 新華時評:世界旅遊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任重道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