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記者周華、黎蕊)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婦女高層論壇部長圓桌會上,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黃晴宜建議,中國東盟應在五個重點方面加強婦女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黃晴宜説,中國和東盟17年的友好合作關係為加深婦女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石,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合作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典範。當前,中國-東盟合作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階段,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努力下,婦女交流與合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她認為,在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和東盟重點可以在5個方面作出努力:
繼續落實《首屆中國-東盟婦女論壇宣言》達成的共識,通過舉辦專題研討、女企業家交流,以及在減災、反對針對婦女的暴力、婦女參與經濟等共同關注的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不斷完善和加強中國-東盟婦女交流與合作機制。
加強婦女能力建設,提高婦女綜合素質;有效利用中國-東盟婦女培訓中心,有計劃地組織東盟國家各類婦女培訓;在自願和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逐步在東盟其他國家建立婦女培訓中心。
進一步將性別問題納入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貿、安全、社會文化以及民間交往等其他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中,包括各項活動和培訓。
借助互聯網等各種手段,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有關婦女問題的信息交流,實現成果和資源共享。
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特別是有關婦女問題上的溝通與立場上協調。
黃晴宜建議中國和東盟應從六個方面提高婦女應對災害的能力
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記者周華、黎蕊)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黃晴宜日前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婦女高層論壇上建議,中國和東盟應從六個方面提高婦女應對災害的能力。
黃晴宜説,中國和東盟所處的亞太地區是災害頻發地,生活在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居民受災害的影響最大,而婦女則是重中之重。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今年5月中國汶川大地震等,再次印證了婦女是受災害影響最大的群體。如何將災害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是擺在中國和東盟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她認為,提高婦女應對災害的能力,中國和東盟應加強6方面的工作。
——將性別觀點納入環境友好、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減災計劃的制定和執行中;充分有效地執行《北京行動綱領》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充分認識婦女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積累的有益生態知識,肯定她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將婦女對自然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知識充分運用到環境保護規劃和治理中工作;積極發揮婦女在災前、災中和災後的重要作用。
——加大對婦女的培訓力度,通過防災減災促進性別平等。
——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破壞力的認識,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個人、家庭、社區和國家的影響;改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制定環境保護的各方行為準則,增強社會責任感。
——在防災、減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充分考慮性別、年齡、社會關係、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等因素,開展研究,為將性別視角納入災害治理和環境治理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在執行現有國際公約,包括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公約時納入性別視角;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和良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