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峽兩岸將首次攜手破解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之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記者 劉暢 桂娟)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殷墟研究專家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邀請,30日赴河南安陽參加世界文化遺産殷墟考古發掘80週年紀念活動。

    “這是海峽兩岸最權威的殷墟研究機構首次公開進行學術對話,也是雙方有關研究隔絕近60年後正式攜手的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説。

    王巍表示,今後兩岸的殷墟研究將走向整合。兩岸將共同建立殷墟文物、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的共享數據庫;還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使台灣“史語所”專家“重返”安陽參加殷墟田野考古。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表示,國家文物局支持兩岸聯合進行考古調查與研究,台灣學者回到殷墟參加田野考古不存在障礙。

    “如今在兩岸關係呈現新局面的情況下,殷墟的合作研究也迎來了難得的機會。”台灣“史語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臧振華説。

    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同名研究機構。1928年10月,著名古文字學家董作賓先生率“史語所”研究人員首次對位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有3000多年曆史的殷墟進行科學考古,這是中國學者第一次獨立主持考古發掘,中國現代考古學由此誕生。

    1949年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建立了工作站,發現了更多高等級墓葬、數倍于前的甲骨,以及完整的商代都城遺址。2006年,殷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80年來的殷墟考古好像被分成了上下部,上部在台灣,下部在大陸。兩岸殷墟共享數據庫的建立,將使人們對殷墟的全貌有較完整的了解。”臧振華説:“此外,今後兩岸學者還可就殷墟的學術課題進行雙向的合作研究,而台灣學者重返安陽參加殷墟田野考古,也將吸引更多台灣的年輕學者投入中華文明探源研究。”

    兩岸專家認為,殷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參照點,也是維繫兩岸中華兒女的情感和學術傳統的紐帶。雖然殷墟已經發掘了80年,但仍只呈現了其冰山一角。共同破解殷墟“謎題”、探尋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的悠遠脈絡,是兩岸學者共同的責任。

 
 
 相關鏈結
· 陳雲林訪台前夕接受專訪期許兩岸關係邁入新境界
· 海峽時評:期待兩會商談為兩岸同胞謀更大福祉
· 專家建議建立兩岸旅遊業合作機制 實現兩岸直航
· 前三季度兩岸貿易額達到1047億美元 同比增16.7%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