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亞傑)中國殘聯7日消息: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顯示,與1987年調查結果比較,中國殘疾人人口的總量增加,佔人口比例上升,中國殘疾人已達8296萬,佔全國人口的6.34%。作為特殊的困難群體,我國殘疾人的權益保障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在政府與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殘疾人事業發展模式。保障殘疾人以均等的機會,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成為中國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宗旨。
中國特色的殘疾人事業具有以下特點:
——弘揚人道主義,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將殘疾人權益保障和事業推進納入法制化軌道;
——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協調運作的工作機制,推動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廣泛運用社會化的工作方法,動員社會力量、挖掘社會資源廣泛參與和支持殘疾人事業;
——堅持適應國情、講求實效的發展模式;
——鼓勵殘疾人及殘疾人組織積極參與。
全國1400多個縣市區完成基層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亞傑)中國殘聯7日消息: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1435個縣(市、區)完成基層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
中國殘聯始終把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作為堅持以殘疾人為本、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先後三次召開專項全國會議進行推動和部署,取得了較大成績。
據了解,目前,各省、市(地)、縣(區)、鄉(鎮、街道)普遍成立了殘疾人聯合會,同時還設立了代表中國五類殘疾人利益的5個專門協會,並成立包括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康復機構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機構和專業組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殘疾人服務組織體系。
各級殘聯代表殘疾人共同利益,履行政府賦予的職責,依據國家殘疾人事業規劃,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直接為殘疾人提供各類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另外,全國街道(鄉鎮)、社區(村)通過政府公共服務崗位招錄、再就業安置、公開招考選聘等形式,共選聘殘疾人專職委員近40萬名。其中,90%城市社區完成基層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40%的行政村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基層殘疾人組織和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情積極開展工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政府社會工作尤其是困難群體工作由“救急型”“救濟型”向“系統型”“有序型”發展。
目前,殘疾人事業基礎越來越穩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中國保障殘疾人權利和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法律體系初步形成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亞傑)中國殘聯7日消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常重視殘疾人事業的立法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以憲法為依據,以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為基礎,以《殘疾人保障法》為主導,以《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行政法規為輔助,以優惠和扶助殘疾人的地方法規為補充,全面保障殘疾人權利和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法律體系。
據統計,我國50多部法律都有直接涉及殘疾人權利保護的內容。我國殘疾人權利保障法律體系具有專門保護和綜合性保護相統一、權利保障的多元性、以社會補償為目的的特惠內容和扶助措施多等特點。
此外,2004年底,我國啟動了殘疾人保障法修改工作,2008年4月2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修訂後的殘疾人保障法。
全國人大和各級地方人大積極對殘疾人保障法及其實施辦法的執行情況開展檢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專項檢查。2007年,縣級以上人大代表進行執法檢查1317次,縣級以上政協委員進行執法視察1173次,縣級以上殘疾人工作委員會進行專項檢查1885次。
同時,以各級法院的司法救助、以各級司法行政機構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為基礎,以各級行政機關、殘疾人聯合會和社會力量提供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為補充的殘疾人法律救助體系逐步形成,設立殘疾人法律維權服務機構2600多個、維權示範崗3200個,以及3300個律師事務所,為殘疾人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有力地維護了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隨著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殘疾人、殘疾人親屬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參政議政的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06年底,中國共有1179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當選為縣級以上人大代表;2926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被推薦為縣級以上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