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青少年工作
──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與會專家圍繞
改革開放30年青年與青年工作發展熱烈討論
新華社鄭州11月19日電(記者李亞傑、李麗靜)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2008)近日在鄭州舉行。與會專家圍繞改革開放30年我國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發展,表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青少年工作。
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長張華認為,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大一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決定了我國青年既沒有“找工作”的壓力,也沒有“選工作”的權利。“在親歷我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陣痛的過程中,當代青年真正擁有了勞動選擇權。”他説。
“社區志願服務,是在杭州青年中發展最快的閒暇活動。”杭州市團校校長錢永祥認為,經過30年發展,杭州青年的閒暇生活具有了享受化、娛樂化、非主流化,科技化的特點。杭州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閒暇文化培育奠定了基礎,進行青年閒暇文化培育已成必要。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黃洪基教授認為,新穎、實用、自由、為廣大青年所喜聞樂見的非正式青年組織,凝聚了大批青年,是當代青年群體中出現的新的組織和集結方式。在經濟相對發達、處在改革開放前沿的上海,青年組織發展迅速,且以其高漲的社會參與熱情和濃厚的自主參與意識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功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獻忠博士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公民社會正在逐漸形成,社團組織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重要的自主力量。共青團作為社團組織中的特殊一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各級團組織要在鞏固傳統工作的基礎上,通過重塑團青關係、擴大組織覆蓋、協管青年事務、創新工作方式等有效途徑,進一步拓展服務社會、服務青年職能。
共青團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褚敏認為,當前青年工作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共青團組織必須順勢而為,從高喊理想口號走向理性務實,從“行政化的組織轉到青年本位的組織,從全能型組織轉到有限型組織,從上級本位的組織轉到青年本位的組織。”
本屆論壇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等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