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蘇曉)尖沙咀鐘樓、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館、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乘載著中國航天“群星”的“星輝”號天星小輪,6日上午緩緩駛過維多利亞港,兩岸的香港標誌性建築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神舟七號”航天英雄們陶醉在維港萬千風采中,直言“很喜歡”香港。
12月6日,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左)、劉伯明(中)、景海鵬(右)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留影。當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在香港乘船參觀維多利亞港。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過去是小漁村,再看看現在香港的發展,太漂亮了!”代表團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説,對於香港的發展,看了後很高興。
5日踏上香港堅實的土地,今日暢遊香港秀美水域風光。“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一行6日上午9時40分,從紅磡碼頭登上“星輝”號天星小輪,領略迷人的維港風光,了解維港兩岸的發展情況。
甲板上,香港特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蔡新榮、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嘉麗,向航天英雄們介紹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項目,講述香港填海工程的歷史,併為他們描繪“東方之珠”未來更美的藍圖——這裡擬建郵輪碼頭,那裏是西九龍文化區,中環和灣仔海濱地帶未來還要有大發展……
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等航天群英們仔細傾聽著,頻頻點頭,不時詢問。“駐港部隊總部在哪?”“會展中心是什麼造型?”他們就像普通的遊客,對香港充滿好奇,絲毫不掩飾自己對維港美景的讚嘆之情。
香港美麗的海岸線,與來往頻繁的貨輪、平底帆船、舢板、豪華大遊輪及內河船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特殊而動人的景致。
作為世界上繁忙美麗的天然海港,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珍貴的財富。一百多年來,它已成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數百萬人橫跨維港兩岸,見證著香港社會、經濟、文化變遷。世界各地的旅客紛至沓來,總不會錯過欣賞這個海港的動人風采。
“星輝”號天星小輪已接待過無數的遊客。但對於今天能接待這一群特殊的客人,船長梁先生表示心情特別激動。“知道他們都是‘國寶’,心情有些緊張。但可以接待我們國家航天員,有幸能開船帶他們欣賞維港兩岸景色,我很開心。”梁先生説,航天員給他的印像是“很親切、有氣派”。
船上的工作人員黃小姐用一連串的“很”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很高興,很順利,很開心。”她表示,事先已知道要接待航天英雄,因而做了很多準備。
為令航天英雄們更好地遊覽維港,特區政府事先並未公佈代表團登船的地點,但這反而為許多市民帶來驚喜。兩位正在碼頭附近的小學生,看到代表團的車隊,連忙轉身奔跑,要一睹航天英雄的風采。碼頭上部分市民發現航天員後也非常高興,紛紛駐足鼓掌、揮手致意。
“神七”航天員在港揭幕太空漫步航天展
12月6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中)、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右四)等為展覽剪綵。當日,“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陳濟朋 陳思武)正在訪港的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6日出席儀式,為在香港科學館舉辦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揭幕。
當天上午,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身著藍色的航天工作服,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以及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其他成員一起來到尖沙咀香港科學館,出席展覽揭幕儀式。他們應邀在展覽海報上簽名留念,並與出席儀式的代表團其他成員和嘉賓一起,為展覽剪綵。
“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辦,從6日起一連10天向公眾免費開放,主要展品包括神舟七號太空船的返回艙、航天服、航天員出艙後展示的國旗、飛船搭載的植物種子等物品,以及111張珍貴的相關圖片。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感謝香港同胞對祖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關注和支持。他説,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是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飄揚起五星紅旗,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既是對“神七”載人航天飛行的全景式再現,也是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16年的真實記錄,同時反映了航天科技工作者拼搏進取、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
張建啟説,希望展覽增進香港同胞對祖國航天事業的了解,推動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推動香港科普和文化事業的發展,香港市民的支持會使祖國載人航天事業前景更美好。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對代表團訪港和航天展在港舉行表示感謝。他説,從神舟七號升空的一刻起,香港市民一直關注飛船和航天員的動態。看到翟志剛順利出艙、在太空中揮動國旗,他們都非常興奮和激動。航天員平安歸來後,香港市民熱切期待一睹他們的風采。
唐英年説,展覽體現了航天人團結一心、銳意創新、拼搏奉獻的精神,這是對香港克服眼前挑戰最好的啟迪;強大的綜合國力和民族自信,是香港持續發展最強有力的支持。
他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香港的航天員乘坐祖國的航天器,並在太空漫步。
香港講解員眼中的載人航天展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陳濟朋 陳思武)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為主題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6日在香港揭幕。香港科學館助理館長吳國偉作為港方人員參與展覽的組織工作,並擔任講解員,顯然很忙,但也很享受這份工作。他自豪地提起,自2000年以來,他已多次參與載人航天展覽的組織和講解,親身感受到香港市民喜歡看載人航天展,回答了許多小朋友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
吳國偉説,許多香港市民衝著返回艙和航天服前來參觀,也有些人特別想在返回艙前拍照留念。
“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辦,從6日起在香港科學館連續舉辦10天,計劃公開派發6.66萬張免費參觀券,每天早9時至晚9時派發,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領票者。據香港科學館提供的資料,截至12月5日已派出5.03萬張。
這次展覽展品包括神舟七號太空船的返回艙、航天服、出艙展示的國旗、太空漫步使用的艙外服手套、神舟七號主降落傘、航天員工作日誌和揹包、太空食品、飛船搭載的植物種子、神舟七號飛船和運載火箭模型,以及111張反映載人航天飛行項目和航天員日常生活的珍貴照片等。
早年主修物理的吳國偉説,他個人對衛星和陀螺儀感興趣。多次參與組織和解説載人航天展,他自有獨特心得。
他説,看展要看細節,才有意思。以這次的“飛天”航天服為例,細心的參觀者會發現左袖口有一面小鏡子。吳國偉説,奧秘就是對航天員進行多層保護的航天服很硬,航天員難以看到自己胸腹以下的部分。為便於觀察,設計者特別添加了小鏡子,航天員抬抬手,就可以看到自己了。
吳國偉顯然對細節感興趣,但面對載人航天這樣複雜的系統工程,還是難以盡窺堂奧。
記者問:航天員怎麼穿上航天服,為什麼需要很長時間?
吳國偉只好向合作組織展覽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代表張桐勝求助。張桐勝則向一位懂技術的女士求助。那位女士解釋:航天服上天時不是像現在這樣立著,而是打包上天。飛船上天之後,再行組裝和測試,正如“神七”直播中觀眾所見,這需要15個小時。其實組裝測試完畢之後,如果僅僅是穿上航天服的步驟,只需要大約5分鐘就可以完成。
吳國偉恍然大悟:“明白了嗎?我也學了新東西。”
據介紹,“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已在北京展出,反響十分熱烈。香港展覽面積有限,只得捨棄搭載的字畫等,因此展品更為“經典”。由於展品珍貴,組織者安排了保安人員24小時嚴加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