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東應對金融危機:力促化危為機 力爭率先脫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2月1日電(記者 梁鋼華)新年伊始,來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還在加深。由於經濟外向依存度高,廣東率先遭受到這股經濟寒流的猛烈襲擊,受影響程度全國最重。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廣東省各級黨委政府科學研判,見事早、出手快,結合中央部署全面和創造性地打響了一場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的“阻擊戰”。

    “這場危機,是傳統發展模式之危,科學發展之機,而且是重大之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有中央的正確領導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廣東一定能發揮主力省的作用,化危為機,率先戰勝並擺脫危機困境,繼續當好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調整陣痛”背後蘊含重大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給廣東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但市場的倒逼機制也給廣東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這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對當前嚴峻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

    為全面掌握廣東遭遇金融危機衝擊的真實情況,近幾個月來,記者一直深入廣東省的有關政府部門、珠三角地市和廣大企業當中調研採訪。據調查,廣東的發展前景並非像許多境外媒體報道那樣悲觀,但面臨的衝擊不容小視。記者實地了解到,珠三角相當部分在改革開放初期從港臺引進或本土成長的出口導向型勞動密集型産業,目前已被逼上生死線上。同時,由於出口持續萎縮、企業經營難度加大和産業升級的週期性制約,廣東經濟短期內放緩已幾成定局。

    廣東省統計局發佈的信息顯示,剛剛過去的2008年,廣東經濟多項經濟指標前高後低,增幅出現明顯滑落;進入第四季度以後,有的經濟指標甚至出現了單月負增長的情況。全年廣東實現生産總值35696.4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增幅比上年低4.6個百分點,比1979年-2007年平均增速低3.7個百分點,為多年來少有的現象。

    因此,從短期來看,金融危機將給廣東延續過去的高增長時代帶來切實困難,步入調整與陣痛並存的週期已無可避免。但從中長期來看,金融危機引發的強大市場倒逼推力,將極大利好于珠三角已經掀起並急需完成的産業升級歷史過程。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實證明,危機往往就是機遇。”汪洋在多個場合表示:這場危機,對廣東省來説是加強基礎設施的重大機遇,是調整産業結構的重大機遇,是建立現代産業體系的重大機遇,是推進自主創新的重大機遇,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機遇。廣東將集全省之力,做好化危為機的文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使廣東的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大臺階。

    逆勢拉開産業轉型升級大幕

    産業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最終體現,而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信息表明,珠三角過去的許多傳統發展模式已發揮到了極致,走到了盡頭,需要來一次全新的産業革命,以贏得新一輪發展的先機。

    根據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出臺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明確了珠三角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科學發展試驗區、改革先行區、全國重要經濟中心等五大戰略地位,其中對珠三角打造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作了明確指示。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廣東將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形成倒逼機制和落實《綱要》的良好機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要大力推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推動全省主體産業邁上更高的發展階段。

    記者在廣東各地採訪發現,飽受金融危機衝擊洗禮之困的廣東,目前正逆勢拉開了新一輪産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大幕。主動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經濟調整升級,已成為當前廣東各級政府、廣大企業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由於出口加工貿易企業比較集中,東莞市厚街鎮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衝擊十分巨大,但其在調整産業結構方面卻毫不手軟。鎮黨委書記黎惠勤認為,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一批生産低端産品的企業已是面臨淘汰的産業,借助珠三角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又延長了幾十年的生命週期。而今如果這些企業還都能繼續生存,説明珠三角經濟沒有進步。從地方政府來講,雖然這些企業淘汰掉會帶來陣痛,但這個調整的方向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

    “廣東深刻認識到産業調整對未來的極端重要性。只有把壓力變動力,把危機變契機,大力調整結構,才有大機會。一旦結構調整過來,就有大機遇。”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説。

    珠三角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只佔廣東的20%左右,但經濟總量卻佔了全省八成,地位在全國舉足輕重。去年,廣東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決定》,掀開珠三角經濟由量到質總體提升的新一輪發展熱潮,使之率先在全國建成現代産業體系。廣東省部署通過5年的努力,使物流、金融、會展、創意和汽車、石化、重大裝備、精密製造等取代“廣東糧、珠江水、粵家電、嶺南衣”,成為珠三角産業新的代表,從而率先晉級為最能代表我國産業發展最高水平的集聚板塊。

    在“破釜沉舟”做強珠三角的同時,加快做大欠發達地區經濟也成為廣東應對策略。廣東將在去年專項扶持100億元基礎上,在未來4年再投入省級財政資金400億元,專項扶持面積佔全省的85%的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使其為壯大全省經濟總量做出新的貢獻。

    謀長遠保增長可望率先擺脫危機困境

    作為從1989年起已連續第20年在全國保持經濟總量第一的省份,廣東每年繳納稅收佔了全國的1/7,還吸納了全國逾3000萬農民工前來就業。因此,保證廣東經濟平穩增長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局意義。

    由於完成産業轉型升級需要一個漸進式的歷史過程,在出口放緩、消費增長乏力的形勢下,廣東省委省政府為了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引發的震蕩,及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圍繞著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協調增大經濟增長中“三駕馬車”的綜合拉力,是廣東採取的主要策略。而在短期內,擴大投資增量將在廣東應對經濟下滑、穩定經濟增長中承載著重要使命。

    為貫徹中央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工作部署,廣東一攬子提出了總投資2.37萬億元的全省“新十項工程”,使之成為新時期廣東加快産業結構戰略調整、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強大引擎。其中2009年廣東省共安排重點建設項目200項,年度投資3030億元,為2008年的2倍多,預計重點項目建設將帶動全社會投資1.3萬億元。專家分析,如果這一計劃100%得以實施,2009年廣東投資增速將達到30%。

    在向投資“加碼”的同時,適當延長傳統産業退出週期、減輕企業集中關停震蕩,進一步優化外貿結構、深挖出口潛力等,也成為廣東當前應對經濟下行風險的相關措施。比如,歐美經濟衰退,中高檔消費品需求必然下滑,但廣東物美價廉的製造産品,其出口反而可望保持平穩的需求。只要應對得當,穩住歐美市場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歐美市場相對低迷,也可以通過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雙管齊下,確保出口同比有所增長是大有希望的。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謝鵬飛分析表示,在投資支撐力度增大的情況下,如果消費增速基本穩定,出口能保持適度的正增長的話,廣東經濟甚至可以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即使是對投資和出口增速兩大指標作更保守的預計,廣東經濟保持9%左右的增速是相當有把握的,這將為全國“保8”戰略作出重要貢獻。

    “儘管當前廣東經濟運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基本面是良好的。在困難面前,關鍵是要有信心、沉住氣,不要被各種各樣的議論所動搖。”汪洋滿懷信心地表示,“有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積累的雄厚經濟實力,有廣東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鍛鍊出來的拼搏能力和經驗,加上中央和省出臺的一系列拉動內需的重大舉措,作為中國市場經濟條件和氛圍最好的行政區域之一,廣東一定能率先戰勝當前的困難,率先擺脫危機困境,繼續當好全國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相關鏈結
· 廣東公路迎來客流高峰 日發送旅客突破300萬人次
· 廣東2008投資交通557.1億元 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 廣東2009年將加強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監督檢查
· 廣東力爭2009年進出口總額在困境中“有所增長”
· 廣東:自主知識産權和品牌企業出口帶動作用增強
· 廣東2009年進入交通加快建設年 計劃投資570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