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 蘇萬明、李鈞德、蔡敏)2月初以來,我國各地旱區認真落實國務院抗旱工作會議精神,採取一切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掀起抗旱保苗促春管熱潮,為奪取今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
記者近日在旱情嚴重的中原農村採訪,只見黃綠相間的麥田中間,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澆麥景象。
自河南漯河沿107國道北上,田間地頭,“不等不靠、抗旱澆麥”、“今日不澆水,明日吃糧難”等標語口號隨處可見。在臨潁縣皇帝廟鄉樊堂村,正在自家地裏澆麥的農民趙豐奇告訴記者,他們村基本每家都有水泵、水管等設備,澆起麥來比較方便。一聽幹部説近期無雨,春節前就澆了頭遍返青水,現在是澆二遍水。不僅澆水,他還按照農技人員的意見,給每畝小麥播撒了8公斤尿素。“這次再一澆,我就可以放心打工幹活了!”老趙笑瞇瞇地説。
為幫助群眾儘快抗旱澆麥,漯河市各縣區普遍成立了打井服務隊、抗旱服務隊和農技服務隊等,對出水量小的機井進行清洗,指導農民科學澆麥,做到澆水抗旱、適時中耕追肥兩不誤。對在外務工和缺乏勞動力的家庭,縣鄉專門組織人員幫助澆麥。
截至2月7日16時,河南全省共投入抗旱資金8.61億元,日投入抗旱人數320萬人,啟動機電井91萬眼,投入機動抗旱設備83萬台套,機動運水車輛4.2萬輛次,日抗旱澆灌面積510萬畝,已累計澆灌面積7420萬畝次。
“可來水了!”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齊營村的李慶峰,看著黃河水往乾渴的麥田裏不停地灌著,激動不已。由於入冬以來持續乾旱,李慶峰家的8畝麥地眼看著就要“渴死”,他的心裏甭提多焦急了。危急時刻,市裏爭取到了黃河水指標。2月6日,李慶峰早早在渠邊架好了小水泵。
記者近日到旱情較重的山東省聊城市採訪發現,當地政府通過積極爭取引黃指標,已引水3400多萬立方米。同時,聊城市發揮機井“當家水”的作用,積極動員群眾利用機井抗旱。工作人員還到田間地頭推廣節水技術,引導農民用管道等技術,避免大田漫灌,用好“救命水”。截至目前,聊城市投入抗旱勞動力25萬多人,動用機井3.2萬多眼,提水設備5萬餘臺套,抗旱春灌面積100多萬畝。
另據了解,2月5日,山東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Ⅱ級響應,近期全省各級已投入抗旱資金4.5億多元,積極爭取和利用黃河水、井水等各類水源工程,動用各種機動抗旱設備,抗旱澆地4000多萬畝次。
截至7日,安徽全省受旱面積2832萬畝。經過幹部群眾共同努力,八成受旱面積已完成抗旱澆灌。但氣象部門的預測顯示,2月中旬前後,受旱地區仍無有效降雨,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做好飛機、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作業準備工作,捕捉一切可能作業機會,實施人工增雨。
安徽省防指副總指揮、水利廳廳長紀冰表示,要將當前抗旱作為中心工作,做好水源工程調度,做好水情和墑情測報。同時,掌握大中型泵站開機情況,做好流動機械調動,抓緊進行淮北井灌規劃修訂完善。水利部門近日已再次派出抗旱專家組赴蚌埠、宿州市幫助指導抗旱。
面對旱魔,安徽省廣大黨員幹部戰鬥在最前線,團結帶領群眾萬眾一心鬥旱魔。固鎮縣仲興鄉組織黨員幹部到田間地頭,幫助全鄉1600多兩女戶、困難戶、獨女戶及外出務工缺勞力戶抗旱保苗;蒙城縣莊周辦事處七里村黨支部書記張飛,自己拿出3000元購買一台噴灌機和水管等設備,為群眾提供無償服務,贏得群眾交口稱讚。
為使抗旱設備儘快運達受旱地區,安徽省排灌總站簡化提水機械調用手續。同時派出技術人員跟蹤服務。目前已調出60臺套抗旱移動設備迅速投入潁上、蒙城和渦陽縣抗旱保苗。
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月7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8個受旱省的受旱麥田中已灌溉面積8550萬畝,佔受旱面積的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