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企業,不會一退了之”
——長三角“不退工企業”的“留人觀”
新華社上海2月25日電(記者 高路 陶維洲 馮源) 眼下,長三角這一製造業用工集中地區正迎來返城農民工的求職高峰。在企業生産經營整體尚未復蘇、各地裁員時有發生之時,長三角一些“不退工企業”的舉動,給農民工帶來了幾分令人振奮的暖意,也給更多企業傳遞了耐人尋味的啟迪。
“我們這兒有活幹!”
在無錫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銀宜華機械公司發佈了焊工、鉗工、鈑金工等15人的招聘需求。“我們這兒有活幹!”這家目前有約50名員工的公司總經理高傑説,公司主要為一些外資企業做金屬件加工,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卻並不大,“因為我們的精密鈑金技術在同行業內領先,‘抗震性’挺強。”目前,公司和一些大型外企建有戰略合作,訂單一直有保障,今年上半年的生産任務已經排滿。高傑説:“我們是小企業,但船小好調頭,2007年我們做紡織品,越做越難。轉型做加工後,2008年的銷售額增長了近80%。”
浙江振漢襪業公司現有近500名員工,今年還要再招50人。公司負責人梁可望説,由於業務內銷多、外貿少,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小,公司去年産值仍達3億多元,縫頭工的月薪從950元增加到了1200元。
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管理中心主任徐斌説,儘管無錫外貿型企業仍深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當地內銷型企業已出現回暖,建鼎電子、紅豆集團、陽光集團等企業今年還加大了招工規模,春節期間還安排了加班。
紅豆集團總經理周海江表示,今年將招收3000名大學生從事新産品開發和營銷。
暫時不招工,但也不退工
可喜的是,一些經營形勢趨緊的企業也在盡可能地留人。
上海日精儀器有限公司是國內較大的車用儀錶生産企業,目前共有農民工900人。去年12月以來,企業訂單連續3個月減少,其銷往日本等國的摩托車儀錶訂單驟減了一半,機芯訂單更少了三分之二。
記者走進企業生産車間,18名員工正在機芯流水線A段作業,以往她們每天要做3600個機芯,最近訂單量減少,不得不輪流放假。安徽籍檢驗員方永芝説,去年底以來,公司幾乎沒有加班,時不時還停工休息,儘管工資沒少給,但她擔心,如果一直這樣不景氣,公司早晚要裁員,而她所在的機芯車間肯定首當其衝。
“今年暫時不招工,但也不退工。”公司日前作出的這一宣佈,讓方永芝安下心來。公司還按照歷年慣例,給一線職工增加了4%工資。人事經理王根榮説:“按照訂單來計算人力,機芯車間300多人有100人是多餘的,但我們採取了輪崗、培訓操作技能等方式,而不是一退了之。”
上海合豐電器有限公司共有農民工400多人。這家公司生産各類吸塵器配件,全球80%的吸塵器動葉輪都由這家企業生産。公司産品的45%為直接出口,而去年底以來的訂單數銳減了近一半,且客戶一直要求降價,因此利潤顯著下降。公司人事經理王壽康説,企業不打算招人,但仍堅守“不裁員”,代之以採取綜合計時工時制,適當降低原有的加班費,月工資不會低於上海最低工資標準960元。
王壽康説,公司利潤下降,主因除了訂單減少之外,還有原先囤積的不少鋁材價格下滑造成的損失,但“差錢”不應歸咎於人力成本,節省成本的途徑是要在生産環節挖潛,比如改進模具等。
危機中留人,留住的是農民工的心
這些企業為什麼不退工?
王根榮説,留人是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從全球經營形勢來看,日精儀器有限公司的日本總部訂單減少了四分之三,歐美也不景氣,目前中國市場的波動是最小的。“去年銷售額6億元,利潤4000萬元。總部看到我們的成績,也有了幾分信心。我們如果辭退這批員工,以後哪去招這樣的熟練工?”
一些企業經營者表示,“不招人”是從生産實際出發,“不退工”也絕非“不理性行為”。
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雙錢載重輪胎分公司共有1400余名農民工。近幾個月訂單只有寥寥數份,從去年11月份起至今,平均每月虧損達3000萬元。但人事經理高貴紅説,原本在年初時上級公司有過減員的設想,但這些老員工的工作時間較長,也是企業的一筆財富。雙錢公司曾測算,企業如退工300人、僅留1000余人,也已足夠應付近期的生産任務。多虧政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保企業”的特殊政策,現在企業在生産之餘組織輪崗培訓,不用退工又能降成本,也就不必推出減員方案。
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當地政府部門都在力推“保企業”政策,不裁員可享受各類補貼,對於理性的經營者來説,只要生産經營還能“扛得住”,就應該儘量多留住農民工。
生産節能燈的紹興蘭頓公司負責人孫兆磊説,現在許多政策都幫著企業,留人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原來還猶豫不決,現在肯定要去招人”。紹興從今年起降低了養老、醫療、生育三項社保的企業繳費比例,為當地各類企業減負1.3億元。在浙江,增值稅轉型、出口退稅調整、下調企業社保繳費比例等一系列措施,共計為全省企業減負14億元。
高貴紅説,農民工的流動性很大,不少生手變成熟練工後往往會走人,如果企業在危機時能留住他們,甚至招一些人作為“戰略儲備”,順應當前政策培訓一批熟練工,這作為一種投資也完全值得。
一些“不退工”的企業負責人認為,用眼下相對低廉的投入,留住員工的心,這才是“聰明老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