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丁可寧 吳晶)2年前,設在美國芝加哥市教育局內的芝加哥孔子學院只有200多名中小學生學習漢語。如今,已有12000名學生在這裡學説“你好”,向人們展示著持續升溫“漢語熱”。
中國國家漢辦副主任王永利31日在此間舉行的2009中國-歐盟語言合作研討會上説,從2004年首家孔子學院在海外設立開始,中國對外漢語教學方式開始從之前的“請進來”轉變為“請進來”和“走出去”相互配合的方式,對外漢語教學實現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
王永利説,推廣對外漢語教學的渠道已不再單純依靠政府和學校,而是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漢語的傳播媒介已由傳統的紙質學習、面授為主發展到多媒體、互聯網、廣播電視等手段的綜合運用。中國政府也積極與各國政府和教育機構開展合作,通過舉行世界大學生講中文比賽、邀請國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等多種方式,使漢語的影響力更加廣泛。
據統計,自2004年11月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目前全球已有81個國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學院和58所孔子課堂。
王永利透露,除目前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承辦的廣播孔子學院和國家漢辦承辦的網絡孔子學院也已經開始運行,國家漢辦還計劃與有關單位合作成立電視孔子學院。
在看到“漢語熱”的同時,法國國立東方語言學院教授楊志棠指出,師資匱乏、教材不配套、教學手段陳舊等是漢語在全球升溫後面臨的新問題。世界各國的漢語教學工作者須注意改進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對漢語學習保持興趣。
據2007年發佈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到1億人,需要數百萬名漢語教師。而目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僅有數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