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 張超文)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有著2500多年曆史的清明節,凝結著中華文化的精華。在它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人們法定假日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了解它厚重深遠的文化內涵。
首先,作為有4000多年曆史的夏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歲時節令,清明節反映了中華民族古老悠久的農耕文明。按西漢《淮南子·天文訓》的説法:“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此時萬物復蘇,大地回春,風和日麗,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黃河流域至今還流傳著“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農諺。當世界許多地方還處在蒙昧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科學的曆法和物候特徵,發展了繁榮的農業,創造了璀璨的黃河文明。
其二,作為傳承了2500多年的民俗傳統,清明節凝結了中華民族祭祖敬先的文化精華。據專家考證,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有固定節日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民族。與清明相近的寒食節本是古代禁火忌日,也相傳是古代“墓祭”的日子,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之推的祭日恰在寒食節,於是清明有了祭祖掃墓的內容。到唐玄宗正式詔令“寒食上墓”,清明節已成為全民族的法定祭祖節日。
清明節的祭祖傳統,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有人説,做一個中華民族的祖先是幸福的,可以不斷受到後人的敬仰思念。唐代詩人韓愈“猶有國人懷舊德,一腔熱血祭先人”的詩句,就是這一傳統的真實寫照。它使中華民族在面對現實時還要面對歷史,每個造福民族的人都會在清明節讓後世子孫懷念。它使中華文化更重親情,敬老愛幼蔚然成風,因而中華民族體現出更強的凝聚力,歷經數千年百折不撓生生不息。
其三,清明節自古就是中華民族旅遊、休閒生活的文化平臺。清明時節正是東風送暖萬木爭春的日子,人們在外出掃墓祭祖思親的同時,也在郊遊踏青娛樂健身,這也是中華文化千年不斷的傳統。南宋詩人吳惟信就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詩句,描繪了南宋時期杭州人清明節郊遊、盡興方歸的場景。據史料記載,歷史上人們的清明節旅遊、休閒活動包括踏青、植樹、盪鞦千、蹴鞠、拔河、放風箏等多項內容。清明節也因此擁有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四,中華文化中的詩詞書畫有相當多的內容都是以清明節為對象的,清明節文化作品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據統計,涉及清明節內容的唐詩有300多首,宋詞500多首。從白居易、杜牧到李清照、陸游許多名家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作。即使在今天的幼兒園裏,也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脫口背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樣的唐詩名句。而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清明時節城鄉人民從掃墓、郊遊到經商、娛樂多彩生活的繁榮景象,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清明節是我們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記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悠久豐富的歷史,凝結其中的文化精華,更值得我們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