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綜述: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成果均已得到良好落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24日 15時16分   來源:新華社

綜述: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成果均已得到良好落實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茆雷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將於26日在南京舉行會談,這是兩會恢複製度化協商後的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回顧此前兩次兩會領導人會談,人們欣喜地發現,會談成果均已得到良好落實,因此對第三次會談更充滿期待。

    2008年6月12日,陳雲林與江丙坤分別作為兩會領導人的第一次會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慶功廳舉行,這標誌著中斷9年的兩會協商談判重新開啟,也標誌著兩會最高領導人會談再度啟幕。次日,陳雲林、江丙坤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協議》。

    這是繼1993年“汪辜會談”簽署4項協議後,兩會在新世紀簽署的首批協議,也是兩岸重啟協商談判後取得的第一批重要成果。根據這兩項協議,兩岸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分別從2008年7月4日和同年7月18日起正式實施。

    2008年11月4日,第二次“陳江會談”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這是兩會最高領導人首次在島內進行正式會談,也是兩會工作性商談在時隔多年後再次在台北舉行。當天,陳雲林與江丙坤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根據這四項協議,兩岸客運包機在原有週末包機的基礎上,增加航點、班次,調整為常態化包機,運載兩岸貨物的兩岸貨運直航包機也得以飛航于兩岸多個航點城市之間;大陸方面開放63個港口、台灣方面開放11個港口作為直航港口,兩岸船舶經許可後可從事兩岸間客貨直接運輸;兩岸郵件不再需要經第三地轉包,而是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直接運送至對岸;雙方同意相互通報食品安全信息,遇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時即時溝通並協調處理。

    2008年12月15日,兩岸空運、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啟動,標誌著兩岸同胞苦盼近30年的兩岸全面“三通”基本實現。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兩會恢複製度性協商後所達成的多項協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後,目前已取得喜人的階段性成果。

    國家旅遊局最新數據顯示,自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施以來,截至今年4月16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已經累計達7096個團,203211人次。目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已由13個省市擴大到25個省區市,組團社也已由33家增加到146家。

    據台灣方面統計,最近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觀光的人數大增,4月15日達5379人,約為原定每天3000人上限的1.8倍,預計近期每天都將有約4100名大陸游客赴臺。因此,台灣有關主管部門暫時將大陸游客日均上限增至7200人。

    據台灣方面統計,兩岸空中直航啟動以來,截至2009年3月8日,兩岸客運包機載客人數為48萬餘人次。另一方面,兩岸直接通郵後,台灣日均寄往大陸的郵件數量為700至1000件,大陸寄往台灣日均400至600件。

    高雄港的統計顯示,兩岸海運直航的啟動顯著帶動了兩岸航次及裝卸貨量的增長。2008年12月,航行到高雄港的兩岸航次有38班,2009年3月增加到118班,裝卸貨量也是去年12月的4.6倍。

    在前兩次領導人會談取得成功後,兩會目前已達成一年兩次、交替在大陸和台灣舉行會談的制度化安排。“兩會簽署多項協議以來,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各項交流日益密切,人民受惠也越來越多,”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説,“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大家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兩會協商能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江丙坤冀第三次“陳江會談”取得豐碩成果

    新華社台北4月24日電(記者 張勇 余福卿)備受矚目的海協會、海基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即將在南京舉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24日在台北召開的行前記者會上表示,本次海基會協商代表團的大陸之行定位為“合作雙贏之旅”,希望此行順利完成使命,取得豐碩成果,為台灣同胞謀利益。

    江丙坤説,去年以來,兩會簽署的6項協議不僅促成了兩岸的直接通航、通郵等,更重要的是通過前兩次會談,兩會協商已經確立了以下幾個原則:務實協商,循序漸進;經濟優先,先易後難;每年舉行兩次會談,兩岸各主辦一次。

    江丙坤説,此次會談的主要內容有三部分:一是對此前簽署的6項協議的落實情況進行檢討;二是針對即將簽署的3項協議以及陸資來臺問題交換意見,確定文本;三是就今年下半年將在台灣舉行的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的議題進行討論。

    在談及即將簽署的3項協議以及陸資來臺問題時,江丙坤認為,兩岸空中定期航班可以解決目前班次過少的問題,增加航班、航點,為兩岸人民往來提供便利;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有利於兩岸維護治安,解決跨境犯罪的問題,保障兩岸人民安居樂業;金融合作有利於兩岸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開放陸資來臺則可以為台灣注入新的資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近日在談及第三次“陳江會談”時表示,自去年6月兩會恢復協商以來,達成6項協議,實現兩岸海空直航、大陸觀光客來臺,同時也建立了食品安全通報機制以及兩岸直接通郵及通匯,這些成果維護了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不但贏得了兩岸人民的大力支持,也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第三次“陳江會談”即將舉行,希望兩會抓住歷史機遇,共同向前邁進,為促進兩岸關係及互惠交流而努力。

    據了解,江丙坤一行將於25日上午由桃園機場搭乘直航包機前往南京。

大陸臺商期待兩會商談再結碩果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時逢仲春,風和雨潤,海協會、海基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舉行在即。

    第三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的主要議題包括兩岸空中直航定期航班、兩岸金融合作和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等,涉及100多萬大陸臺商的切身利益。他們熱切期盼這次會談能夠開創臺海新局,再結豐碩成果。

    期待:“兩岸來去自如便捷”

    在上海發展多年的臺育企管公司董事長邱創盛最近有點“煩”,原本打算5月中下旬回台灣一趟的他,因為機票已經早早售罄而被迫打消計劃。他感嘆説:“真是一票難求,兩岸人民往來更頻繁了,應當滿足市場龐大的需求。”

    兩岸空運直航于去年12月15日正式啟動後,實現了航路的“截彎取直”,客運包機常態化,航班和航點都有所增加,但這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航,而“一票難求,航班太少”等問題也始終困擾著往來旅客。

    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聯眾(廣州)不銹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必賢表示,由於班次有限、選擇上的靈活性不足,包機模式仍不能真正滿足包括臺商在內的兩岸同胞的需求。

    他説,隨著兩岸交流互動更趨密切,應儘快開通空中直航定期航班,航點和班次也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增加,這不僅能節省時間、金錢,更可以讓兩岸同胞的往來更順暢。

    臺商陳永俊和哥哥分別在廈門、台北銷售家居産品。需要經常往返廈臺兩地的他説,在廈門生活了9年,這裡已經是他的第二個家,定期航班的開通將使兩岸民眾來去更自如、更便捷、更便宜,他樂見其成。

    許多大陸臺商表示,空中直航關係兩岸民眾“最直接、最實在的利益”,他們迫切期待定期航班儘快開通,航點安排和航班數量都能夠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早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航,充分釋放航空運輸市場的潛能,發揮其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應有的促進效用。

    熱望:“兩岸金融合作大步前進”

    金融危機來勢洶洶,臺商很難倖免。在此關鍵時刻,提升兩岸金融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已是迫在眉睫。對臺商來説,兩岸加強金融合作是最為熱切的期待之一。

    “大陸中小台資企業融資難度最大,台灣在大陸尚無銀行,台灣銀行信用額度無法延伸到大陸。”泉州宏漢製衣有限公司董事劉鳳嬌告訴新華社記者,融資難依然是許多中小企業臺商面臨的最大困難。

    “金融危機困境中,我還想再發展。”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廣州三奇石礦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顯章希望第三次兩會商談,能切實解決中小臺商融資難的問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陸臺商認為沒有任何理由限制兩岸雙方的金融合作,他們迫切希望在第三次兩會領導人會談上,兩岸能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建立兩岸金融合作架構。

    許多臺商還呼籲此次會談能推動人民幣和新台幣的直接兌換,以減少兩岸經貿往來中的匯兌損失。對此,邱創盛表示:“兩岸應當加速用人民幣結算的進程。過去,我們都用美元結算,産生匯率差,如果改用人民幣報價,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結算損失。”

    “期望兩岸金融合作大步前進。”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敏豐國際集團董事長程豐原説,我們最關心的是兩岸金融合作的議題,儘管還不了解具體協議內容,但希望兩岸金融領域加強合作,為臺商在金融危機下脫困和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開拓新市場提供助力。

    祈盼:“共同打擊犯罪為兩岸人民帶來平安”

    “期盼兩岸加強司法交流。”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是不少臺商的心願,他們認為,兩岸加強司法交流,其意義不僅在於司法層面,更在於對兩岸交流交往的促進和推動。

    近年來,隨著兩岸經貿交流、人員往來的迅猛發展,出現了大量民事方面的糾紛。但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兩岸法院審理互涉案件,都遇到了如何相互送達的“瓶頸”。

    同時,隨著兩岸交流日益便捷,犯罪分子遊走于兩岸,兩岸不法分子合作也逐漸增多。

    目前,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成立了涉台灣地區案件辦公室,這一機構目前是大陸唯一一個以涉臺案件的協查和辦理,以及開展涉臺司法互助工作,並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的省級檢察機關內設業務機構。同時,大陸首家“涉臺案件審判庭”也在福建漳州市中級法院成立。

    福建臺企協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共同打擊犯罪方面的合作,可以為兩岸人民帶來“平安、心安”。

    今年大陸為首次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成績合格的台灣居民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眾多臺商對此表示非常歡迎。在揚州投資的臺商、京華城(中國)集團執行董事沈輝庭表示,從此,將有一批諳熟兩岸法律事務的人士,協助我們處理經濟、民事糾紛,更有助於保障我們的權益。

    對第三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大陸臺商熱切希望,能夠建立共同打擊犯罪機制,以及建立兩岸司法互助或聯絡機制,能夠設立專門的機構,增加民間司法互助,建立多渠道的溝通管道,從而推動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實現互惠雙贏。(參與采寫記者:石瑩、張芽芽、王攀、潘清、石永紅、陳鍵興、任沁沁)

臺多數民眾認為,兩會領導人南京會談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新華社台北4月24日電 海協會與海基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將於25日至26日在南京舉行。台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佈的調查顯示,台灣多數民眾認為,這次會談的議題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調查顯示,60.9%的台灣民眾認為,此次會談將協商的兩岸空中定期航班、金融合作、陸資來臺等經濟議題,有助於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

    在平日包機擴大為定期航班方面,有58.4%民眾表示支持;同時有56.6%的民眾認為,兩岸金融合作有助於台灣經濟發展。

    調查還顯示,有79.6%的民眾贊成兩岸協商共同打擊犯罪並簽署協議。

    據台灣媒體報道,這項調查由臺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委託台灣政治大學完成。4月17至20日,這項調查以電話訪問的形式,成功訪問了台灣地區1132名20歲以上成年人。

    連日來,台灣媒體高度關注兩會領導人南京會談,對兩會商談議題給兩岸經貿帶來的機遇多有展望。有媒體指出,此次兩會會談的成果將成為台灣經濟結構性增長的關鍵。

    新聞資料:海協會與海基會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海峽交流基金會是兩岸雙方就兩岸交往中相關問題進行商談的受權民間團體。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章程》規定,海協會以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為宗旨。為實現上述宗旨,海協會致力於加強同贊成該會宗旨的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絡與合作;協助有關方面促進海峽兩岸各項交往與交流;協助有關方面處理海峽兩岸同胞交往中的問題,維護兩岸同胞的正當權益。海協會還可接受有關方面委託,與台灣有關部門和受權團體、人士商談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有關問題,並可簽訂協議性文件。

    理事會為海協會最高權力機構。上海市原市長汪道涵1991年12月當選為海協會首任會長。2005年12月汪道涵逝世後,海協會會長一直懸缺。在2008年6月3日召開的海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國務院臺辦原主任陳雲林當選為新任會長。

    1990年11月21日,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台北成立,並推舉辜振甫出任首任董事長。以民間財團法人基金會形式出現的海基會,接受台灣行政當局“大陸委員會”的委託,辦理台灣當局“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1991年3月9日,海基會正式掛牌運作,以“中國的、善意的、服務的”為宗旨。

    2008年5月26日,江丙坤當選海基會新任董事長。

    新聞資料:歷史上兩會主要商談與對話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香港就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討論,後來形成“九二共識”,為海協會和海基會的商談奠定了基礎。

    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這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人士首次以民間名義進行的公開會晤。這次會晤建立了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機制,標誌著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4項協議,推動了兩岸經貿往來和民間交流的發展。此後,雙方又舉行了20多次不同層級的商談以及1998年在上海舉行的“汪辜會晤”。這一期間兩會協商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兩岸同胞的歡迎和國際社會的肯定。

    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後,兩會商談被迫中斷。

    2008年3月以後,台灣局勢發生了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海協會、海基會分別改組,並同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儘快恢復商談。5月28日,胡錦濤會見率團來訪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並同他舉行會談。兩黨領導人會談達成的重要共識之一,就是儘快恢復兩會的交往協商。

    2008年6月12日至14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北京恢復了中斷9年之久的商談,標誌著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兩會就兩岸週末包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議題進行協商並簽署協議。兩會還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年內率海協會代表團赴臺訪問並進行兩會協商達成了共識。兩會成功復談表明,只要雙方秉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兩岸商談進程,不斷取得更多積極成果。

    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訪問台灣,兩會領導人第二次會談在台北舉行。兩會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4項協議。這宣告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即將變成現實,也標誌著兩會溝通管道進入制度化、常態化模式。

    2009年4月18日,兩會在台北就兩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的相關事宜進行預備性磋商並商定:兩會于4月25日至26日在南京舉行第三次領導人會談及工作性商談,雙方將商談兩岸空中定期航班、兩岸金融合作、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等三項議題,還將就大陸資本赴臺投資事宜交換意見。

臺辦就海協會海基會舉行第三次領導人會談等答問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4月15日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發佈會。

    台灣中央社: 還是世界衛生大會的問題。最近有很多消息説,北京跟台北已經就這個問題談妥了,今年可以用台灣逐年參與的方式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請發言人證實。第二個問題關於兩岸媒體常駐的問題,有消息説今年底就會開放,請發言人證實。

    李維一: 第一個問題,我剛才已經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兩岸媒體互相常駐,我們已經呼籲了多年,因為現在兩岸記者的駐點採訪,應當説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兩岸新聞交流,減少新聞單位的作業成本,特別是有利於新聞採訪的持續和深入,應當由駐點轉向常駐,這是兩岸新聞交流中應當解決的一個問題,而且是兩岸媒體多年的願望,我想在座的各位已經非常了解了。 >>詳細

臺辦新聞發佈會介紹舉辦首屆大型“海峽論壇”等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2009年3月25日上午10時在臺辦新聞發佈廳就舉辦首屆大型“海峽論壇”舉行新聞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國臺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主持發佈會。新華網 文濤 攝

    范麗青:為順應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加強兩岸民間各界的廣泛交往,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臺辦等部門將於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舉辦首屆大型“海峽論壇”。   

    “海峽論壇”的主題是“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海峽論壇與已經存在的國共論壇各有特色。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交流的大平臺,將廣泛邀請台灣各界人士、特別是台灣的基層民眾積極參與,以突出民間性、廣泛性、社會性的特點。大陸各省、區、市有關部門也將組團參加論壇活動。 詳細>>>

 
 
 相關鏈結
· 兩岸攜手走出危機—博鰲亞洲論壇內外的熱點話題
· 溫家寶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
· 王毅舉行酒會歡迎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代表團一行
· 大陸新醫改政策為兩岸醫療資源整合提供良好契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