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宜昌市第一中學部分學生展示成人紀念冊。當日,湖北省宜昌市近5000名適齡學生參加了成人宣誓活動,從而拉開了該市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系列活動的序幕。本次活動由共青團宜昌市委、宜昌市教育局聯合舉辦,通過成人宣誓、歌咏比賽、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旨在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激勵和教育廣大團員青年明確責任、堅定信心,在致力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發奮成才、建功立業。 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李亞傑、魏武、衛敏麗、璩靜)新中國成立60年來,青年一代奮鬥的足跡始終與偉大祖國的建設改革事業緊密相連。
他們有紮根農村的創業者,勇攀科技高峰的專家才俊,立足本職爭創一流的普通職工,從海外歸國創業的時代弄潮兒,自強不息的生活強者,矢志為國爭光的體壇健將……
在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之際,驀然回首,那一串串閃光的名字,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火熱的故事,輝映著一代代中國青年牢記黨的囑託,勇立時代潮頭,不斷創造出的青春業績。
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報國之志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
生命,因向上而崇高;青春,因砥礪而精彩。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一代代青年在黨的引領下,揮灑汗水、奉獻智慧和熱情,懷著赤子忠誠為祖國的事業不懈奮鬥,在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建功立業……
這是王崇倫在工作中(1953年攝)。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鞍鋼生産建設突飛猛進發展之時,鞍鋼礦山生産一線大批鑿岩機卻因缺少備件卡動器被迫停止作業。年輕的高級技工王崇倫刻苦攻關,創造加工出獨特工具胎“萬能工具胎”,使效率提高了6倍至7倍。僅1953年,26歲的王崇倫就完成了4年17天的工作量,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新中國成立60年來,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一代代青年在黨的引領下,揮灑汗水、奉獻智慧和熱情,懷著赤子忠誠為祖國的事業不懈奮鬥,在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建功立業……新華社 發
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鞍鋼生産建設突飛猛進發展之時,鞍鋼礦山生産一線大批鑿岩機卻因缺少備件卡動器被迫停止作業。年輕的高級技工王崇倫刻苦攻關,創造加工出獨特工具胎“萬能工具胎”,使效率提高了6倍至7倍。僅1953年,26歲的王崇倫就完成了4年17天的工作量,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這是梁軍在駕駛拖拉機(1950年攝)。1948年,在大多數中國人還未見過拖拉機時,18歲的黑龍江省明水縣青年梁軍已經自如地駕駛拖拉機馳騁在北大荒了!她成為新中國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一元錢票面人物、把“火犁”“開”上人民幣的東北姑娘,鼓舞了千千萬萬新女性走出家門,奔向生産革命第一線。新華社 發
1948年,在大多數中國人還未見過拖拉機時,18歲的黑龍江省明水縣青年梁軍已經自如地駕駛拖拉機馳騁在北大荒了!這位最終成為新中國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一元錢票面人物、把“火犁”“開”上人民幣的東北姑娘,鼓舞了千千萬萬新女性走出家門,奔向生産革命第一線。
上個世紀50年代,北京第一批奔赴北大荒的青年志願墾荒隊隊長楊華,1985年全國重點建設工程新長征突擊隊代表、原北京六建一工區青年突擊隊隊長吳廷泉……那些與時代同行的名字點燃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淩雲壯志。
燃燒的青春,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奉獻者心榮,奮鬥者常舒。新時期新階段,中國青年自覺地把事業融入自己的生命,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報國之志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
位於中緬邊境的小城瑞麗深受毒品之害。在這裡,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的印春榮和戰友端毒窩、打毒梟、斬毒線,在這個沒有硝煙和炮聲的戰場上,他不知道扮演過多少次“老闆”,充當過多少次“馬仔”,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成功抓獲毒販、繳獲毒品的那一瞬間,對我來説,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印春榮説。
祖國的需要就是對青春夢想的最高詮釋。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一代代有志青年以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以奮發圖強、頑強拼搏的英勇鬥志,展示了中國青年的奮鬥歷程和青春無價的熠熠風采。
鬥志昂揚,奮發有為。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廣闊天地裏施展創業才華
志願者莫鋒,2003年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在非典疫情肆虐之際,他毅然放棄到深圳工作的機會,第一個報名參加共青團中央等組織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到內蒙古巴林右旗衛生防疫站從事志願服務。服務期結束後,莫鋒決定留在大草原。對此,他的家人難以接受。
“我的父母已經兩鬢花白,身體也大不如前。我的內心深深牽掛著父母。可是我想説,爸爸媽媽,請理解你們的兒子,兒子想留在一個最需要他的地方,為他所熱愛的人們,為他所熱愛的生活,為他所熱愛的事業去努力、去奮鬥!”莫鋒説。
“雪域高原的護路神”劉紅春,紮根“生命禁區”川藏線十餘年,為了摸清路害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在120公里的路段走了300多個來回,相當於繞地球兩周,記錄整理了20多萬字的第一手資料。面對困難和艱險,青春獨有的衝勁、闖勁和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執拗,是助他一飛沖天的有力翅膀。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郭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院長王辰、圓中華民族飛天夢的“神舟”系列總指揮袁家軍……在志存高遠的中國青年中,再有力的誘惑也超越不了理想和夢想。青春,在與考驗對峙時,放射出最為耀眼的光芒。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譚鐵牛,與妻子雙雙向英國雷丁大學遞交了放棄該校終身職位的辭職書,賣掉房子和汽車,在1998年初帶著剛滿周歲的兒子,登上了回國的班機,踏上了報效祖國的無悔之路。
回國後,譚鐵牛主持研製的智慧輪椅作為優秀成果參加國家863計劃15週年成果展,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虹膜識別技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2003年抗擊非典中,中日友好醫院院長許樹強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以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廣大醫護人員的鬥志,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這是“乘客的貼心人”李素麗,大年初一在21路公共汽車上向乘客送上賀年卡,祝大家春節快樂(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宋連峰 攝
在李素麗18年的乘務工作中,崗位做奉獻,服務為他人,爭創公交服務品牌,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廣闊天地裏,在青春創業的一個個崗位上,中國青年意氣風發、昂揚向上,施展創業才華、競展青春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