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2日電(記者 張周來)每逢週末,廣西首府南寧市朝陽路上都能找到越南人的身影——隨著“南疆國門第一路”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的開通,利用週末到南寧採購已經成為一些越南人的習慣。位於南寧鳳嶺核心區的東盟商務區眼下是一個如火如荼的大工地,部分商務聯絡處已經竣工,領事館區和商務園區開工建設。這是正在建設的區域性國際化都市南寧給人的最新印象。
多年以前,邊疆廣西自然條件惡劣,特別是歷經多次邊境戰火,發展大大滯後,一度是偏遠、封閉、落後的代名詞。經過50多年的積累發展,在進入21世紀後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已經站在對外開放前沿的新起點上。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按照協議,中國與東盟將在更深層面加強和增進各締約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全方位合作,自貿區建成後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面向東盟國家深化對外開放,廣西從2004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到目前共有20多位國家領導人、8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博覽會,吸引了11萬多名客商參展參會,展位數達1.5萬多個,參展企業9500多家。
2008年10月,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短短4天時間,博覽會上各方共簽訂國內外合作項目352個,總投資額1000多億元人民幣。從“江河共融”到“合作印鑒”,從“珠聯璧合”到“同舟共進”“金橋飛架”,連續5屆博覽會的不同主題下,廣西與東盟各國之間開闢了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渠道。
廣西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接合部,南擁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連珠三角,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接壤,涉及到泛珠三角、大西南經濟、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多個區域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引領下的開放開發熱潮已經席捲八桂大地。
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5年來,廣西對東盟國家進出口貿易額由2004年的10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29.1億美元,廣西引進東盟國家的投資額從2004年到2007年,每年平均增長76%。“從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到改革開放大前沿,這就是開放的魅力,這就是區域經濟的魅力。”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鄭軍健説。
2008年1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批准設立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這一地區的開放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其核心是要建成面向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廣西社科院副院長古小松表示,這一新變化意味著廣西在國家戰略佈局中的重要性被廣泛認識,也為加快廣西發展贏得了更多外部資源,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2008年廣西GDP突破70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8%,從2002年以來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如今,一批重大産業項目相繼落戶北部灣經濟區,在建和擬建的重大産業項目總投資達3000億元,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達到32個。石化、鋼鐵、能源、林漿紙、電子信息、輕工食品等産業佈局正加快形成,兩年多來共完成投資400多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表示,廣西必須緊緊抓住當前的大好機遇,以北部灣經濟區為龍頭,加快改革開放和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