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住上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四川災區住房重建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住上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四川地震災區永久性住房重建紀實

    一年前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鄉,遍地廢墟、滿目瘡痍;一年後,當記者再次來到這裡時,掩映在綠樹和鮮花叢中的漂亮農家小樓,已經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矗立在山邊路旁。村落遠處的青山上,碧綠的果園像雲霧般瀰漫,把一座座小小的山村緊緊環抱。

    去年那場地震,向峨鄉95%的住房遭到毀損,需要重建的住房面積多達55萬平方米,但不到一年時間,全鄉2570多位失去住房的群眾已經遷入堅固、實用、美觀的永久性住房。在全省第一批啟動永久性住房建設的棋盤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天平指著一棟棟農家小樓告訴記者,目前全村安置點已有492戶村民住上了這種水、電、氣、光纖設施一應俱全的新房。

    把住房建設作為災後恢復重建的重中之重

    到今年5月初,極重災區茂縣光明鄉馬蹄村文登高一家5口,已經搬進新家一個多月了。文登高75歲的老母親至今還興奮地逢人就説:“沒想到遭了這麼大的災,我們能這麼快住進新房子。”看到全縣100%的重建戶已經開工,73%的永久性住房已經完工,縣委書記尼瑪木心頭的壓力稍稍有些緩解。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全省農村347.6萬戶農房受損、1200萬人無家可歸,需重建的永久性住房達126.3萬戶,需維修加固的農房221.3萬戶;城鎮住房有31.4萬套需重建,141.8萬套需維修加固。

    黨中央高度重視災後重建工作,尤其是受災群眾的住房建設。早在去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研究部署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時就明確提出,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中央有關部門要指導受災地區在深入調查、綜合評估、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及早規劃和適時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去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強調要認真做好災後重建前期工作,統籌規劃、科學評估、分步實施,抓緊制定災後重建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對口支援機制,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

    面對數以千萬計失去家園的群眾,把永久性住房建設作為災後恢復重建的重中之重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成為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各級黨政部門在災後恢復重建中迅速達成的一個共識。

    在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巨大支援下,四川全省人民僅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上千萬受災群眾過渡住房安置問題。然而,要讓失去家園的群眾儘早搬入永久性住房、過上安居樂業的正常生活,這又是多麼沉重的責任和迫切的任務!

    去年5月30日,四川省召開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對災後重建規劃工作進行全面研究部署,明確提出在重建中堅持科學規劃和選址、堅持社會公眾參與、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確保農房抗震和施工質量等剛性要求,確立了“明確重建責任、明確重建時限、嚴格落實政策、統籌協調推進、破解資金難題、強化要素保障”等規則。

    截至去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重災區39個需要編制或修編規劃的縣、市、區規劃已經全部完成,702個鎮鄉規劃已編制完成90%以上,2197個村莊規劃已編制完成93%以上,汶川、北川、綿竹、都江堰、茂縣等多個重災城鎮的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已經正式批復實施。

    為及時向災後農民重建房屋提供技術保障,確保房屋質量安全,四川省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重建,鼓勵有資格的建築師、結構師、監理工程師以個人名義參與農房重建技術指導工作。德陽市組織技術專家到全市各區縣巡迴辦培訓班,免費培訓農房建管人員和農村建築工匠達3000多人。綿陽市組成農房技術指導服務組,把質量技術監督服務工作覆蓋到每一個鄉鎮、村莊和每一個建房農戶。成都、雅安、廣元、樂山、眉山等市加強農村建築工匠培訓和管理,逐步建立起農村建築工匠資格認證制度。據統計,僅全省建設部門就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服務達70多萬戶,培訓農村建築工匠近5萬人。

    在4月初召開的全省加快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奇葆説:“災後恢復重建直接關係災區群眾切身利益,能加快的必須加快,能早一天的決不晚一天。農村住房重建今年9月底要基本完成,年底要全部完成,要儘快讓災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把住房重建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進

    讓上千萬失去家園的災區群眾儘快住上安全、可靠、舒適、美觀的好房子,這個工程量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多、之複雜,也是絕無僅有的。然而,在“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執政理念下,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命令。

    按照國務院關於“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的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向全省提出,從去年9月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下發起,到2010年9月,要累計完成納入國家規劃的災後恢復重建估算投資和項目達到85%左右,基本實現“家家有住房”等重建任務,並確保農房重建任務在今年9月底基本完成,城鎮住房重建任務在明年5月前全部完成。

    在各方面努力下,截至5月4日,全省永久性農房重建已開工124.8萬戶,佔重建任務的98.8%,已建成100.8萬戶,超過重建總戶數的80%,221.3萬戶需維修加固農房已于去年底完成;全省已開工新建的城鎮永久性住房達到13.8萬套,佔總數的44%,其中在建的10.5萬套,建成近3.3萬套,需維修加固的城鎮住房目前已完成近72萬套。這個重建速度,在世界災後重建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到目前為止,居住在62萬套過渡板房中的災區群眾已有7萬多戶搬進了永久性住房,過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還有35萬戶群眾在等待著喬遷。

    如今,地震震中映秀鎮的老街村、黃家村、黃家院村的421戶中已有279戶完成重建,其中196戶農民已告別板房遷入永久性住房。鎮委書記週全福介紹説,根據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方案,除老街村、黃家村、黃家院村、張家坪村等4個村將在原地重建外,其餘群眾將住進城鎮。但避開斷裂帶及地質災害隱患點後,全鎮可規劃面積僅0.74平方公里,群眾安置難度很大。另外,由於集鎮內需要完全封閉重建,有1000多戶群眾的過渡安置問題還在解決中,相信不久就會有結果。

    沒有到過地震現場的人無法真正了解,在龍門山斷裂帶的高山峽谷中,要找到一塊遠離地質災害頻發並稍微平坦適宜建房的土地有多難!

    據四川省國土管理部門統計,在“5·12”地震中,全省近16萬農民失去宅基地,面積達1.2萬畝,損毀滅失的耕地總面積達17.6萬多畝。為解決這些群眾的安置問題,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制定了異地安置辦法。截至5月4日,全省調劑出的宅基地達1.2萬畝、調整耕地2.3萬畝,99.7%需要在本轄區內異地安置的受災群眾已實現市、州內安置,總數達5.6萬多戶近20萬人;少部分需要遷移異地安置的群眾按照自願申請、政府幫扶、統籌安排的原則,正陸續遷往安置地,其中青川縣首批80戶共297人因災失地農民已經搬遷到邛崍市南寶山農場,第二批72戶共269人和汶川縣145戶共689名群眾,也將在5月中旬全部搬遷完畢。

    為了給等待建房的群眾提供科學依據,四川省還組織力量對全省83個縣、市、區的6985個安置點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涉及47萬安置戶共計193萬多人,對發現的處於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的900個安置點的2.2萬戶群眾約10萬人督促並實施了應急避險。

    不久前,記者專門到綿陽、廣元、德陽以及汶川等重災區的板房區內採訪。在德陽市的一個群眾安置板房區裏,一位正在收拾衛生的主婦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板房有戶頭卻已沒人居住了——有的住到親戚家,有的外出忙活計掙錢,還有的家裏已經蓋好房子,把這裡當成臨時儲物的地方。住在這裡的主要是一些城鎮居民,因為城鎮重建困難要大得多。記者在一些災區的板房區看到,板房區的絕大部分群眾依然樂觀。一位年輕人告訴記者,板房區有閱覽室、衛生室、洗澡間、廚房間,還可以上網、打球,很多設施比以前在家裏還方便,鄰里之間彼此相處久了,將來搬走了還真有點捨不得。

    四川省建設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受災群眾的過渡安置問題,災區在恢復重建前期一共建設了62萬套板房,包括醫院和學校過渡用房,有42萬套是用於城鄉居民的過渡安置,其中包括7萬戶需要異地安置的農戶。到現在為止,有7萬多戶城鄉居民搬進了永久性住房,還有約35萬戶居民仍然在過渡板房中生活。這些板房的建設是根據有關規劃,按照三年過渡期建設的,隨著城鄉永久性住房的重建,住在板房的群眾會逐漸減少。而根據“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新要求,到今年9月底農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板房內的農戶將全部搬入新建永久性住房,到明年5月全省城鎮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後,板房內的城鎮居民也將全部遷入城鎮新建住房以及廉租房等永久性住房。

    省文化廳介紹説,根據部署,只要災區安置點板房達到1000戶,就有一個板房文化站,每個文化站配置50平方米活動板房,配備一套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設備、一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一套音響設備、一定數量的圖書和器材,其主要職責是開展日常性報刊閱覽、圖書借閱、信息諮詢、文化培訓、電影放映等文化服務。

    據四川省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到2010年5月,全省需要完成新建城鎮住房97.8萬套,需要加固維修的住房113.8萬套,新建和維修加固城鎮住房的面積高達2.1億平方米,資金需要1500億元。此外,在整個城鎮住房恢復重建中,還需要建設廉租房、安居房等其他重建住房98萬套,共計7000多萬平方米。有關專家指出,相對農村永久性住房建設而言,城市與鄉鎮之間在住房建設和消費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城鎮住房重建面臨的産權關係也十分複雜,各種産權關係人對住房恢復重建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對産權關係的處置涉及很多法律、法規和政策,這些都給重建工作帶來更大的難度,因此重建的速度肯定會慢于農房重建速度。

    為加快城鎮住房重建進度,四川省在城鎮住房重建中提出了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健全城鎮住房保障制度與促進住房市場發展相結合、修復加固與重建相結合的“三個結合”原則,同時對住房補助資格認定、受損住房鑒定加固、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居民原址重建和鄉鎮自建等涉及恢復重建的重點政策加以細化,從資金補助、稅費減免、信貸扶持、建設用地、對口支援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妥善解決災後城鎮住房恢復重建中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廢墟上崛起溫暖的家--四川災區群眾住房重建紀實
· 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彭州市將啟動城鎮住房重建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