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圖片新聞
 
因為愛,所以心向明天——再訪張關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5月9日,在四川德陽市漢旺鎮東汽集團廠區,張關容抱著女兒仙子朝東汽中學的舊址走去。這是張關容第一次帶著女兒來到這裡,她要讓孩子看看小時候住過的地方,還有她和譚韆鞦當年工作過的地方。

    5月9日,在四川德陽漢旺鎮的漢旺廣場,張關容和女兒仙子做起賽跑的遊戲。身後的漢旺大鐘,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就永遠停在了14時28分。

    5月9日,在四川德陽漢旺鎮東汽中學舊址,張關容挖起一捧泥土,交給譚韆鞦大學時的同學、湖南大學教授柳禮泉帶走。柳禮泉説,湖南大學譚韆鞦的塑像就要落成了,他要從譚韆鞦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帶回泥土,埋在銅像的地基下

    上圖:2009年5月9日,在德陽市的龍井公墓,張關容仔細地擦去丈夫墓碑上的灰塵。
     下圖:2008年5月14日,張關容在擦拭丈夫譚韆鞦的遺體。

    在四川德陽市龍井公墓,蒼松翠柏之間,張關容仔細地擦去墓碑上的灰塵,“韆鞦,我們看你來了,許多好心人在關心我們,我和仙子都很好。”看著照片上微笑的丈夫,張關容柔情似水。

    一年前地震發生時,張關容的丈夫、四川德陽東汽中學教師譚韆鞦在教室坍塌的一瞬間,奮力將4個學生擁到課桌下,學生得救了,而譚老師卻永遠地離開了,留下33歲的張關容和2歲多的女兒仙子。

    “韆鞦死在講臺上,盡了職責。”張關容説。悲痛欲絕的時刻,她也忍不住怪丈夫一聲“傻”,但同樣身為老師的她,其實最能理解丈夫的行為,“救孩子對老師來説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一種職責。”

    逝者長已,生者還要繼續每一天的生活。東汽家屬樓211棟1門的一個兩居室,現在已經成為危房,這裡曾經是張關容一家愛的小巢。

    在危房的一個角落,張關容告訴記者:“這個風鈴,是韆鞦生前為仙子做的”,這兒曾是女兒仙子的臥室。順著張關容話語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個由3個易拉罐做成的簡易風鈴,上面佈滿了灰塵。

    “仙子最喜歡了,”張關容轉而柔聲對在門外玩耍的女兒喊道:“仙子,快看,爸爸做的鈴鈴……”

    “在家裏看到仙子開心的笑容,就一點都感覺不到累了。”張關容説。現在,租來的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成了張關容暫時的新家,父母從老家趕來,幫忙照顧仙子。

    親人的愛支持著張關容不斷向前,讓她感受到力量的還有她的學生。走在校園裏,大家都會上前熱情地和她打招呼,其中不少是她不認識的學生。

    “想到很多優秀的同學都離開我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很消沉,心想成績再好有什麼用呢。這時候張老師就鼓勵我,讓我不要放棄。”在學生李蕊看來,張老師是她的精神支撐。

    “張老師就像一個大姐姐,很包容我們,我也經常通過QQ問她一些英語語法問題。”張關容帶了近4年的學生曹靜説,在她心目中,張老師和她們沒有距離。

    “很多好心人一直在關心我,謝謝他們……希望他們一生平安。”採訪中,張關容多次提起關心她的人。

    張關容説,被丈夫救下的孩子家長來致謝讓人欣慰,但他們其實也很難,只希望他們能夠從陰霾中走出,回到快樂的生活上來。

    張關容也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快樂些,她知道這是回報他人關心最好的方式。幾天的採訪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張關容自然隨意的笑。她和女兒在漢旺廣場上嬉戲賽跑的一幕讓記者難忘:張關容不時深情地看著女兒,小聲地鼓勵著:“加油,仙子……”,女兒稚嫩的臉龐上挂著純真的笑。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季春鵬 報道

 
 
 相關鏈結
· 四川地震一週年圖片展在港揭幕
· 汶川地震一週年:北川肢殘女孩 牽手笑對人生
· 汶川地震一週年:彭州活動板房實現“大變身”
· 中國西部鐵路通道蘭渝鐵路在地震災區順利推進
· 汶川地震一週年:感受汶川人的堅韌·剛強·希望
· 中國近年地震立體監測取得進展 將進一步發展監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