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甲型流感最新疫情
——寫在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例突破萬例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記者崔靜、吳晶)甲型H1N1流感病例仍在全球肆虐,不足一個月,全球確診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突破萬例,尤其是日本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激增,更是引起了我國民眾的高度關注,使人們提高了對非輸入性甲型流感的警惕。
我國目前尚無非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但未來會否出現?如何嚴防此種疫情的發生?一旦出現類似病例,我國應採取哪些措施?針對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的相關專家。
我國有無可能出現非輸入性病例?
非輸入性流感是指本土性流感或國內感染的流感病例。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長舒躍龍指出,非輸入性流感從理論上説是有明確感染來源的,有清楚的流行病學傳播鏈,但也可能出現社區性傳播的情形,就是感染來源不明、追蹤不到傳播源,這種情形在人群中的傳播率更高,更為危險。
他指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非輸入性流感病例難以避免,但可以嚴防。在我國目前還沒有發現非輸入性病例的情況下,仍應將發現第一代輸入病例作為工作重點,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一旦出現社區性傳播,要加強監測,主要是監測病毒是否發生變異,評估其對我國衛生體系的影響有多大,以充分合理配置公共衛生醫療資源。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説,非輸入性傳播對於流感來説是非常常見的流感傳播模式。日本近期發現的所謂非輸入性流感病例,實際也是從國外輸入進來的,只不過最早的傳播源沒有發現,等到發現時病毒已在日本本土傳播了。
“但日本發現得還不算太晚,日本本土發現的病例相對還比較局限,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人口密集、醫療條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那麼情況可能更糟。”曾光説,為此,我國必須把好國境衛生檢疫的關口,及時發現第一代輸入病例,控制傳播源。
我國應做好哪些準備?
日本自5月16日發現首例非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後,在短短3天時間裏,大阪府和兵庫縣兩地的確診病例即接近190人,疫情擴散勢頭令人生畏。但曾光指出,出現非輸入性流感病例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在可控範圍內,即通過清晰的傳播鏈,把發現的病例基本控制住,同時盡力尋找密切接觸者。
“防控措施採取得越早越好,現在控制一個,比以後控制100個、1000個效率都高。”他説。
曾光指出,目前我國對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鏈監測十分有力、有效。以鐵路為例,不僅每輛列車都做好了應急隔離準備,也對所有過路站點進行監測。但是,僅有政府的防控措施還遠遠不夠,必須強調公眾,特別是從有疫情國家回來的人,有告知個人身體狀況的義務,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據舒躍龍介紹,為提高監測能力,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輸入性病例,我國已決定在各地增加病毒檢測實驗室和哨點醫院,擴大監測網絡的覆蓋範圍。他説,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流感監測網絡,包括63家地市級網絡實驗室,每一個實驗室均具備病毒檢測能力。
“我們的理想目標是將網絡實驗室擴大到整個地市一級,使全國300多個地市都具備能夠進行病毒檢測的能力。這不只是針對甲型H1N1流感,對於未來我國監測所有類型的流感及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將大有裨益。”舒躍龍説。
一旦出現非輸入性病例怎麼辦?
截至5月20日傍晚,我國內地共報告4例甲型H1N1流感輸入性確診病例,尚未發生社區性傳播。曾光指出,我國目前採取的防控措施十分有力、有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對病毒的傳播鏈掌握比較清晰。我國從入境檢疫入手,及時發現第一代輸入病例,一旦一個病例被確診,我們便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盡可能找到密切接觸者,對其進行醫學觀察,讓任何人都不能繼續把病毒傳播下去。
曾光強調,鋻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潛伏期就具有傳播效力,我國必須堅持現在的防控措施,同時加強監測力度,盡最大可能控制病毒傳播。一旦發現病毒入侵,我們就要儘量做到迅速發現,減少損失。
他透露中國疾控中心正在與有關部門制訂進一步防控工作的預案,一旦在我國出現病例激增情況,我國將根據病例出現的數量、範圍等採取相應果斷措施,如關閉學校、娛樂場所、對公眾進行交通告知等。
針對日本在病例激增地區採取的強制措施,曾光表示中國目前還處在預防階段,即使在某一地區發生與日本類似情況,中國也不會在全國採取同樣的強制措施,而要因地制宜,用最小的社會成本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