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6月2日電(記者劉海、苑堅)在2日成都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稱,儘管地震給四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災難同樣可以成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契機。
當天,來自國內外的40余位專家圍繞“災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展開了討論,互相交流經驗,以推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説,災難和幸福是互相依存並且可以相互轉化的,面對像“汶川大地震”這樣的災難痛定思痛之後,我們應該把痛苦的災難也當成一種契機,重新審視人類的困境,重新審視人類的未來,同時,重建精神家園。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丙安説,地震破壞了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産,更重要的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部分傳承人的生命和心靈造成了毀滅性破壞。搶救文字、圖片和音像等實物資料固然重要,但對傳承人口述資料的補充採錄是積極的補救辦法。現在,重災區的羌族群眾有的已經背井離鄉,離開了原有的生活環境,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非常不利,而一些相對受災較輕的地區,他們的聚落生活環境也因遭到損害而殘缺不全,恢復原有的生活環境是後期保護需要加強的地方。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馬盛德認為,當我們在災後總結和反思時,會更加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刻不容緩,迫使我們考慮和探討保護手段的多樣性,並將珍貴的文獻和數字化資料進行異地保護,有利於災後依據這事資料進行恢復和重建傳統文化。
貝寧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亞伊還提議,鋻於自然災害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巨大破壞性,應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專門機構,把抵抗自然災害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相結合,各國聯合起來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應對災難的保護工作。
蘇蜀兩鎮結為姊妹 共同培訓蜀繡“繡娘”
新華社成都6月2日電(記者劉海)2日,在位於成都郫縣安靖鎮的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分會場上,“蘇蜀繡娘手拉手活動培訓基地”成立,蘇州市鎮湖鎮與郫縣安靖鎮互結姐妹城鎮,將結對幫扶100名蜀繡繡娘。
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但相對於其他名繡,蜀繡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卻遠遠不夠。為振興蜀繡産業,同時把分散製作蜀繡的婦女們組織起來,依託該産業帶動更多婦女實現大規模充分就業。2008年10月,成都市婦聯聯合郫縣婦聯、安靖鎮與四川天府蜀繡有限責任公司在“蜀繡之鄉”郫縣安靖鎮,成立了綜合性女性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該基地集蜀繡製作、研發、市場拓展為一體,力爭實現打造“成都繡娘”的目標。當地還規劃建立以蜀繡長廊、刺繡一條街、蜀繡博物館為主的四川天府蜀繡産業基地。
在成都市婦聯的努力下,2009年爭取到中國婦基會玫琳凱婦女創業基金100萬元,用於扶持郫縣蜀繡基地的婦女創業就業。同時,這一創新的蜀繡發展模式,也得到蘇州婦聯的鼎力支持。當天的儀式上,蘇州市婦聯向成都市婦聯捐贈“蘇蜀繡娘手拉手活動”首批培訓資金15萬元,兩地婦聯共同為“蘇蜀繡娘手拉手活動培訓基地”揭牌。
據了解,基地成立後,“蘇繡名鎮”蘇州市鎮湖鎮與“蜀繡之鄉”郫縣安靖鎮互結姐妹城鎮,蘇州市鎮湖刺繡協會與郫縣工商聯蜀繡産業商會共建友好協會,分別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街道和成都市郫縣安靖鎮建立2個刺繡培訓基地,鎮湖鎮的10個刺繡繡莊還將結對幫扶100名蜀繡繡娘。
成都市總工會主席包惠説,希望充分發揮蘇繡的産業優勢和影響,搭建蘇蜀繡娘牽手發展平臺,幫助培養蜀繡婦女人才,共同振興蜀繡産業,帶動四川成都的失地失業婦女和地震災區的婦女姐妹實現創業致富。
專家聚焦“災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發揮民俗活動的心理安慰優勢
新華社成都6月2日電(記者周瑋 劉海)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來説,如何應對災難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破壞是現實而又迫切的難題。2日在成都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論壇上,數十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災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江玉祥説,非遺保護關鍵是傳承人的保護。過去我們經常擔心“人亡藝絕”的危險,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災難的四川學者對此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體會,更增加了我們對這項工作的迫切感。
專家們認為,在災區恢復重建工作中,應該重視族群傳統生活方式的復原,不能隨意改變。“在調動人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積極性時,要注意不同地域民族與人群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採取平等交流、文明對話的方式,不能強加於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榮啟説。
談到羌族文化保護時,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馬盛德表示,民俗活動中包含了諸多心靈與精神層面的內容,抗震救災既要讓災區人民“身安”,還要發揮重要民俗活動、儀式等在心理安慰方面的優勢,努力讓人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