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6月29日電(記者馬俊)寧夏設施農業經過兩年多大發展,種植面積翻了一番多,已累計種植77.4萬畝,成為“冬菜北上、夏菜南下”和西北內陸出口蔬菜的重點生産區域。
自治區農牧廳廳長趙永彪説,目前寧夏設施農業已經初步實現“四個轉變”:在佈局上,由以黃河灌區為主走向山川並重,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設施農業從無到有,種植面積從兩年前的1萬畝發展到現在的19萬畝;在發展方式上,由以規模擴張為主走向提質擴量增效,目前85%的設施農産品生産基地通過了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品種從以蔬菜為主向瓜果、花卉、食用菌等擴展,日光溫室每畝平均收益1.5萬元左右,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在生産方式上,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轉變,目前1000畝以上的基地超過120個,銀北鹽鹼地“臺田”溫室、中衛沙漠溫室等模式實現重大創新;在經營模式上,由注重生産環節走向産加銷一體化,全區建成專業批發市場38個,培育蔬菜流通企業和合作組織309個。
未來5年,寧夏將擴大設施農業種植面積達到140萬畝,使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發展到50萬畝,實現戶均1畝的目標。為了提高設施農業種植水平,寧夏將把山區所有行政村納入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每村補助1.5萬元,培訓專業農戶、農民技術員1.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