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自治區農業廳了解到,由於去年12月以來廣西降雨持續偏少,今年2月上旬氣溫顯著偏高,造成旱情進一步擴大,重旱區主要分佈在桂西南。全區各級農業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制定抗旱方案和措施,迅速組織和發動幹部群眾投入到抗旱保春耕春種生産第一線,不失時機搶抓農時。
據農情統計,全區共有24個縣179個鄉鎮3203個村屯受旱,農作物受旱面積123.36萬畝。其中成災7.08萬畝,絕收0.51萬畝,受災農作物主要是甘蔗、蔬菜、油菜、玉米等。全區另有11.36萬畝果樹受旱,其中成災0.2萬畝,絕收0.05萬畝。災害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6908.39萬元。
為了緩解旱情,確保春耕生産順利進行,廣西各地積極投入人力,調撥資金,開展抗旱救災行動。水利部門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大力推廣應用抗旱節水農業技術,組織各種農業機械投入農業生産和抗旱作業。目前已投入抗旱人員近15萬人;投入抗旱機具9000多臺、機動運水車1000多輛;投入抗旱資金121.5萬元,抗旱澆灌面積29萬畝。
自治區農業廳建議各級農業部門及早積極主動與當地水利部門溝通,分作物、分時段、科學合理地做好春耕春種生産供用水計劃;積極組織群眾維修現有水利設施和田間灌排渠道,最大限度地增強農田灌溉能力;要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實施人工增雨,千方百計廣辟水源,支持春耕生産;加強與電力部門聯絡,儘快搶修農村電網和增設臨時抗旱用電設施,優先保證春耕春種生産用電,以最優惠價格和盡最大程度滿足抗旱保春耕春種用電需要;要積極爭取當地財政支持,加大抗旱保春耕春種資金投入,確保抗旱保春耕春種所需農機具、水管、柴油等物資及時到位。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群眾添置抽水機具,實行春耕用油補貼。積極推廣應用旱地育秧、兩段育秧、地膜覆蓋、抗旱品種、增施有機肥、壯秧劑、保水劑、微灌、滴灌等技術,充分發揮耕作節水、生物節水、化學節水和集雨節水等綜合配套技術的抗旱作用。提早制定改種方案,及早做好改種種子等農資準備,對確實無法保證用水的田塊和水尾田、高坑田,要及早做好種植計劃調整,及時改種雜交玉米、紅薯等旱糧作物或高效經濟作物,確保春耕生産順利進行。(記者袁琳 通訊員賀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