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張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日公佈了上半年國産汽車産銷統計,在我國政府一系列擴大汽車消費政策推動下,國內半年汽車銷量首次超過600萬輛,達到609.88萬輛,同比增長17.69%,把美國、日本等汽車大國遠遠甩在後邊,在數量上暫時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
全球汽車市場遭遇重創
2009年的全球汽車市場,是自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後最糟糕的一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對世界汽車産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創。美國汽車三大巨頭兩家申請破産保護,剛剛成為全球汽車霸主的日本豐田汽車遭遇71年來的首次鉅額虧損,俄羅斯等新興汽車市場也遭到沉重打擊。
中國汽車産業也未能倖免。連續9年高速增長的勢頭在2008年戛然而止。受金融危機影響,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消費者信心遭到嚴重打擊,國內車市低迷不振。
中國救車市效果最明顯
面對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主要發達國家均採取了刺激消費、拯救汽車産業的措施,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國家也紛紛利用財稅手段鼓勵汽車消費,以推動汽車産業和本國經濟的發展。
與其他國家的救市措施相比,中國政府出手更快,力度更大。從年初開始,一系列及時有力的政策利好密集出臺。燃油稅改革,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購置稅減半、汽車下鄉、汽車報廢補貼、汽車以舊換新等一系列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相繼推出。
上半年全球車市仍繼續深度下跌。上半年美國新車銷量同比下降35.1%,日本下降21.5%,俄羅斯下降49%。歐洲各國中,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都出現兩位數的下滑。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救市措施效果最為明顯,車市也走出低迷,重步快速增長軌道。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認為,我國救車市效果之所以十分明顯,一是相對而言,中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二是中國剛剛進入汽車社會,對汽車的剛性需求很大;三是中央政府提出的應對金融危機“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16字方針,在汽車産業體現得特別明顯。
國內車市出現四大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上半年國內車市出現四大積極變化:
——汽車銷售逐月遞增,重新步入增長軌道。今年1月份,國産汽車銷量僅為73.58萬輛,2月份增加到82.75萬輛,3月至6月連續4個月超過110萬輛,創出歷史新紀錄。
——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微型麵包車)表現突出,拉動了汽車整體的高速增長,也促進了市場消費結構的調整。特別是購置稅減半徵收的1.6升及以下排量轎車,以及受益於汽車下鄉等政策的交叉型乘用車增勢更猛。
——汽車企業經濟效益逐步好轉。隨著市場回暖,行業經濟效益出現好轉,一季度增産不增收的局面,自二季度開始快速得以扭轉。
——汽車産業生産集中度上升。去年底國內前14家汽車企業集團生産集中度佔全部汽車産銷量的90%,今年上半年已超過92%。
董揚同時指出,國內車市發展還不均衡,受客運物流市場不振,商用車市場繼續低迷。上半年不僅沒有增長,還略有下降。受外圍形勢影響,汽車出口大幅下降。上半年下降幅度達到60%。
有人質疑中國政府的政策拉動效應持續多久,能否支撐車市下半年繼續增長?董揚認為,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即較低的汽車人均擁有量、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國家宏觀經濟的較快發展。在利好政策的促進下,上半年汽車産銷率先復蘇,下半年也不會太差。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産業仍處在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修改了年初的預計,把全年汽車銷量目標從1020萬輛,提高到11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