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齊中熙)6月29日深夜,中國北車新一代動車組研發中心的研發人員一夜未眠,距離3月16日簽署100列新一代高速動車組訂單已經過去近三個半月,研發人員終於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的系統設計,為2010年實現交車邁出了關鍵性的步伐。
從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到當今世界最先進、最高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動車組,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了我國裝備製造業從小變大、由弱變強的歷程,在實施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並舉之路上,實現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趕超世界一流的“北車創新模式”。
技術引進,實現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的重大跨越
2008年6月24日,由中國北車唐山客車公司生産的時速350公里CRH3“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在京津城際客運專線上跑出了394.3公里的“中國鐵路第一速”。這是中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也使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能製造時速350公里高速列車的國家之一。
“通過技術引進,中國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就走過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從普通列車到高速動車組技術的飛躍,完成了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的重大跨越。”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永才説。
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鐵路運輸裝備“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産,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要求。按照這一要求,中國北車在鐵道部組織下,所屬8個新造主機或配件研製企業進入技術引進序列,挑起了中國鐵路運輸裝備業技術引進工作的大梁。
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中國北車董事長崔殿國的思路明確:技術引進能讓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用較小的代價實現我們在研發理念、設計水平、製造能力等方面快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的目標。必須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實現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對世界先進水平的趕超。
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中國北車在短時間內填補了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的一項項空白:
在高速動車組製造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時速200-250公里和350公里兩個高速動車組産品技術平臺,具備了研製國際先進水平高速動車組的能力;
在貨車製造領域,以自主研發為主,適當引進技術,先後研製了21噸軸重提速貨車、70噸級系列貨車、80噸級系列新型重載貨車,滿足了開行2萬噸重載列車的運輸需要,推動我國鐵路跨入重載運輸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北車齊齊哈爾軌道公司躋身世界前三強;
在城軌地鐵車輛製造領域,由北車長客公司研製的地鐵車輛打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香港地鐵市場,出口伊朗、泰國、沙特、巴西等國,標誌著中國城軌技術實現了與世界同步。
自主創新,構建支持産品持續開發的技術平臺
在技術引進過程中,是簡單地按照訂單要求,還是吃透引進産品的設計與製造原理,掌握核心技術?中國北車總裁奚國華的回答是:通過一次、兩次技術引進,掌握一、兩個型號産品的生産,可能維持5年的經營。但光靠引進不可能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形成再創新的能力,構建支持産品持續開發的技術平臺。
在技術引進過程中,中國北車不斷加大技術投入、提升研發實力,近五年來技術投入累計21.5億元,投入比率由2004年的1.87%提高到2008年的3.6%,基本掌握了世界一流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的所有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形成了研製國際一流産品的實際能力。
“中國北車現有研發人員12800多人,其中投入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的研發人員就有400多人。”孫永才説。
在北車唐山客車公司,董事長余衛平告訴記者,CRH3動車組車體製造包括約20萬個零部件、8萬多個線頭,在這個龐大的系統內,凝聚著研發人員和一線員工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努力。
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唐車公司一線員工與工藝技術人員聯合攻克了地板組焊等技術難關13項,鋁合金車體生産線的員工共實現小改小革111項。公司CRH3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産能力得到穩步提升,達到了月産4列水平。
經過持續的吸收、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北車製造技術、工藝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全面對接,精益理念滲透在各個環節。在軌道客車領域,成功掌握了鋁合金焊接等世界尖端技術;在機車製造領域,實現了模塊化設計、柔性化生産;在貨車製造領域,建設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藝線。
“自主創新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能力,只有不斷地培養創新的習慣與能力,才能永續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肩負起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責任。”崔殿國説。
實現趕超,佔領世界機車領域的最高點
7月2日,北車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和諧D3B型9600KW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正在京廣線緊張地進行動力學試驗。這款目前世界上單機功率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性能指標最先進的機車,將成為我國幹線貨運重載的主型機車。
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中國北車在機車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三個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産品技術平臺和一個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車産品技術平臺,具備了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機車的能力。
“成為世界級企業,必須在經營、技術和産品上走在國內外同行的前面,從技術、質量和標準上再創新,並最終實現趕超,這才是中國北車創新模式的靈魂。”崔殿國説。
──在鐵道部支持下,大力整合內部的技術創新資源,成立了研究院,建設了“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積極組建海外研發中心,産學研聯盟正常運作併發揮積極作用。
──建設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與産品製造平臺,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機車、動車組、客車、貨車、城軌地鐵車輛等産品生産製造基地,具備了先進産品快速實現工業化、批量化製造的條件。
──北車全系統的創新模式探索全面展開:“滾動開發,自我淘汰”模式,實現了企業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轉”的良性循環;“人才強企,知本經營”模式,使一大批創新人才成為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的骨幹中堅。
以“北車創新模式”為支撐,北車的技術趕超推動了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的進步與騰飛,實現了軌道交通裝備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創造了驕人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依託創新實力,北車始終佔據著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領域,累計簽單量佔我國鐵路市場採購總量的64%以上;是我國鐵路貨車第一大供應商;動車組累計簽單量佔採購總量的51%以上,並率先拿到了100列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第一單。
依託創新實力,北車産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出口簽約額突破11億美元。
在北車唐山客車公司、北車大連機車車輛公司的一個個車間內,記者看到,一線員工正加班加點地生産著各種軌道交通産品。“在這裡,你看不到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因為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2年。”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林萬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