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姜銳、王宇)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顯示的最新數據,今年5月我國增持美國國債380億美元,至此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達到8015億美元。
和此前4月份的一年來首度減持44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80億美元的單月增持幅度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高點。自此,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首度突破了8000億美元。
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國債雖然面臨著美元貶值的壓力,但目前依然是比較安全的投資渠道,因為它擁有其他資産很難比擬的市場容量和流動性。
“增持在意料之中,美元雖然疲軟,但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決定了短期內美元資産是不能被取代的。”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丁志傑説。
外匯專家陳炳才認為,已經形成並不斷增長的高額外匯儲備,無論投資于何種資産,其價值都處在不斷變動的風險當中。而我國作為國際市場上的大買家,一旦重倉介入某種資産或大宗商品,自然會大幅拉高這種資産的價格,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儲備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外儲的流向必然傾向於相對安全性、流動性更高的美國國債。
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外匯儲備餘額已經超過了2萬億美元,尤其是5月份單月增加806億美元。根據數據測算,5月份新增美國國債在當月外儲增加額度中的佔比超過47%,這一比例高於此前美國國債在外匯儲備中總的比重,外匯儲備的構成進一步集中。
丁志傑認為,從宏觀經濟面上看,這種資産的配置有合理性。5月份我國經濟回暖態勢比較明顯,吸引了大量資本,造成外儲高增;當時的國際市場較為動蕩,缺乏其他穩健的投資渠道,而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明顯好于歐洲各國和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的大幅增持,在時間上與美國財長蓋特納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相契合。而蓋特納來訪的主要意圖被認為是消除中國貨幣當局對美元貶值的擔憂,承諾保障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産的安全,並希望中國進一步增持美國國債。
此外,陳炳才介紹,儘管對美國國債的增持態勢還在繼續,但持有的結構已不斷優化,買短期債拋長期債的操作一直在進行。
同時,陳炳才認為,中國持有高額的美國國債並不需要單方面的擔憂,這是中美雙方均需共同解決的問題,因為美國若長期過分依賴來自中國的資金,也不利於其本國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