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痛苦回憶,邁向快樂生活
——記第二批中國地震災區中小學生赴俄療養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孫陽、許祖華、王艷明)第二批中國地震災區中小學生赴俄羅斯療養團23日分別從成都、西安和蘭州出發,前往位於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兒童中心,開始為期三周的療養生活。
早晨6點,已在成都集中培訓了12天的災區孩子們來到成都雙流機場。他們身穿整齊的校服或傳統民族服飾,戴著紅領巾,滿臉朝氣地走進候機廳,排成四組,耐心等待著俄羅斯之旅的開始。
來自綿竹南軒小學五年級的王鈺雄對記者説:“我特別高興,因為可以和俄羅斯的小朋友們共同度過三周的時間。”孩子們在療養期間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緊湊,不僅要學習俄語、歌舞和手工製作,還要和俄羅斯的小朋友們舉行聯誼晚會。
身著羌族傳統服飾的劉文鳳告訴記者,她來自綿陽市平武縣平通中學,這次赴俄羅斯療養是她第一次出國。她非常興奮,很高興能有這樣一次機會開闊視野。
“我們精心編排了羌族傳統舞蹈,要給俄羅斯的小朋友們表演。我們還為他們準備了精美的禮物來表示感謝。”她自豪地説,“這些禮物是我們親手折的千紙鶴和紙玫瑰,代表我們彼此的關心和關愛!”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13歲的陜西省寧強縣燕子砭初中學生姚燕特別興奮。她説:“這次去俄羅斯療養,不僅可以學習知識、增長見識,而且還能和俄羅斯小朋友多交流,我一定會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
陜西省略陽縣郭鎮初中的梁敏説:“我們準備了很多節目,有合唱、詩朗誦等,希望和俄羅斯小朋友的交流和聯歡能進一步增進我們之間的友誼。”
此次赴俄羅斯療養陜西分團的中小學生分別來自地震災區寧強、略陽兩縣。他們中年齡最小的10歲,最大的16歲。他們有的在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有的品學兼優、有的有各種文體特長。很多學生沒來過西安,更別提出國了。
赴俄羅斯療養前,孩子們在西安參加了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俄語、外事禮儀和俄羅斯風俗習慣知識。
在甘肅,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在蘭州中川機楊為孩子們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歡送儀式,鼓勵學生們珍惜這次機會。
“我希望能結交很多俄羅斯小朋友,希望他們有機會來中國,到我的家鄉做客。”范壩初中學生朱順勤説。
此次赴俄羅斯療養甘肅分團的中小學生來自地震災區文縣、康縣、成縣、徽縣、西和縣、兩當縣、武都區和舟曲縣,他們大多品學兼優、在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
為了讓孩子們能適應在俄羅斯療養,甘肅省教育部門也在蘭州對他們進行了集中培訓。
“每個孩子都非常認真。短短10天,他們就掌握了很多俄語日常用語,還了解了俄羅斯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很多知識,這些都對他們十分有幫助。”來自甘肅地震災區文縣的帶隊老師江帆説。
根據中俄兩國元首2008年5月達成的共識,俄羅斯政府邀請中國地震災區1500余名中小學生分兩批赴俄羅斯療養。2008年第一批1018名中小學生成功在俄羅斯療養;第二批共550人的療養團將於7月23日至8月12日在俄羅斯療養。其中四川省340人、甘肅省110人、陜西省100人。
療養期間,中國孩子將和俄羅斯兒童一起,參加手工、體育等興趣小組,遊覽參觀,並舉行豐富多彩的聯歡活動。屆時還將舉辦“中國日”活動,把中國文化展現給俄羅斯朋友。
第二批赴俄羅斯療養團團長、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官員于繼海説:“第一批災區兒童赴俄羅斯療養對於他們的心理安撫、疏導效果相當明顯,相信災區兒童的此次俄羅斯之行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
6時20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老師們開始向孩子們發放證件和登機牌。好奇的小朋友們仔細研究這些新鮮玩意兒。15分鐘後,孩子們井然有序地向登機口走去。
登機前,孩子們紛紛回頭向記者揮手道別。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上,綻放著剛毅、堅強和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