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破解“囚徒困境”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要言行如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金旼旼)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等諸多國際場合,貿易保護主義如過街之鼠人人喊打,但另一方面,一些國家施行的貿易保護措施卻日甚一日。中國正成為這些措施的受害者。

    統計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5月中國已遭遇貿易救濟調查69起,涉案金額91.56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全球新增反傾銷、反補貼和特保調查案同比上升18.8%,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涉及中國産品。6月下旬,美國在10天內對中國鋼鐵産品發起三項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其中油井管案涉案金額達32億美元;歐盟上半年新發起兩項反傾銷調查均針對中國,正式採取的三項反傾銷措施也都指向中國,並對中國線材、鋁箔和無縫鋼管作出了反傾銷初裁。

    不只是發達國家,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阿根廷、俄羅斯、印度等貿易夥伴也開始採取種種限制進口措施。例如,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但去年下半年印度提起的42起反傾銷調查中,中國是被調查最多的國家,其貿易保護措施頻率之密令人咋舌。

    中國如今面臨的也不僅是“兩反兩保”的傳統保護措施,還包括各種以技術、安全、環保為名的隱性貿易壁壘,例如一些發達國家提出的“碳關稅”等。此外,中國還面臨著投資保護主義風險,如近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所面臨的阻力。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今天已成為國際共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必贅述。但一些國家僅在口號上積極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行動卻相反。導致這種情況的心理原因在於所謂“囚徒困境”,一國堅持貿易開放時不能信任對方會報以同樣的誠意,因而採取優先自保的對策。而其現實原因,還在於一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

    對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危機導致國內部分行業失業加劇,這部分利益受損者往往遊説政府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對一些發展中國家,保持外貿盈餘是其核心經濟政策,當經濟危機導致出口下滑時,政府往往傾向通過限制進口來保持盈餘;而對印度等依賴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經濟體,遇到外部衝擊時首先傾向保護國內産業。

    實際上,上述原因都不足以成為奉行貿易保護的理由。首先,任何國家“先發制人”的貿易保護措施都可能招來報復而導致貿易戰。其次,貿易保護措施或許暫時有利於個別行業,但卻會犧牲其他出口行業利益;或許暫時有利於個別生産企業,卻會犧牲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更重要的是,貿易保護措施不可能從根本上增強産業競爭力,反而容易成為忽視內部改革和提升競爭力的藉口。

    經濟全球化是國際分工和産業轉移的自然演化結果。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對貿易的依存度從1990年的38.7%迅速升至2007年的69.5%,各國經濟關聯度大大加強。維護貿易開放的誠意與力度,將直接決定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

    對各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來説,切實遵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承諾,通過溝通深化互信和理解,破解“囚徒困境”,避免眼前誘惑、把握長遠利益,才是明智之舉。而對中國企業來説,首先應該致力於産業升級、提高出口産品的技術含量和不可替代性,也必須善於利用國際規則維護己方正當利益,同時還要提高應對隱性貿易壁壘的預見性。 

 
 
 相關鏈結
·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中國不會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 商務部:積極應對當前日益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
· 陳德銘強調:堅決反對各種形式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 中國強調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更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 貿易保護主義無助於解決世界經濟面臨的真正問題
· 陳德銘:商務部門將支持企業應訴貿易保護主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