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廣東省各市經濟總量末端的汕尾市,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步入發展快車道。上半年,有8項經濟增速指標躍入全省前三。像汕尾一樣,粵東、粵北、粵西分別實現生産總值1246.9億元、1123億元和1305.5億元,分別增長9.6%、8.1%和7.7%,均明顯高於珠三角7%的增速,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穩中有升。廣東省呈現區域不平衡逐漸縮小、區域發展日益協調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汕尾等粵東西北等欠發達地區發展獲得了長足進步,但相對於迅速抬升的珠三角,發展仍明顯滯後,2006年,全省地區發展差異系數達0.77,高於全國0.67的平均水平,以至於出現“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也在廣東”的奇怪現象。
區域發展不平衡,直接影響到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2008年5月,廣東省提出“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5年投入500多億元推動“雙轉移”,助推珠三角實現“騰籠換鳥”,産業升級。從去年底到今年6月,廣東被認定為省級産業轉移工業園的園區已從29個增加到33個,開發面積從8萬多畝擴大到13萬畝,投入開發資金從111億多元增加到260多億元,已動工的1087個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千億元。
自“雙轉移”戰略實施以來,粵北清遠市緊緊抓住珠三角産業轉移的時機,大力實施“工業園區化”戰略。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産業轉移園引進項目111個,同比增長18.1%,成為該市“工業立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粵東揭陽市全力以赴推進中石油煉油、揭陽潮汕機場、惠來電廠、惠來烏嶼核電等重點項目建設。今年以來,揭陽全市生産總值在前3年年均增長16.3%的基礎上,上半年增長10.6%,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9%。
去年金融危機發生後,汕尾市沉著應對,力爭實現“彎道超車”。今年上半年,汕尾實現生産總值173.26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列廣東省第二,成為廣東省經濟增長的後起之秀。(記者陳鎮宏、賀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