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新聞單位名編輯名記者江西老區行”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大步走,到人民群眾中去”
--“中央新聞單位名編輯名記者江西老區行”綜述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任鵬飛、周寧、璩靜)末伏的贛鄱大地,高溫難耐。

    8月21日至27日,來自18家中央新聞單位的百名編輯記者,前往被譽為中國革命搖籃的江西老區,上井岡、奔瑞金、走興國、下贛州,與老區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如饑似渴地汲取老區精神,使心靈受到震撼、感情得到昇華、思想得到洗禮……

    “忘記群眾就失去了我們的根”

    82年前,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産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78年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央蘇區抗擊國民黨軍隊第三次“圍剿”的隆隆炮聲中宣告創立。

    同一天,中國共産黨最早建立的新聞機構--紅色中華通訊社的新聞采編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以“CSR(中華蘇維埃無線電廣播)”為呼號,以第一條電訊向世界播發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大樹參天植自根基,江河萬里流有源頭。’江西老區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根基,也是黨的新聞事業的重要起源地。關心群眾、依靠群眾是井岡山鬥爭取得勝利的法寶。”在“井岡山精神”報告會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劉楊這樣記著筆記。

    在極端惡劣的生活環境裏,前輩們在中央蘇區人民的支持下建立了紅色中華通訊社,出版了《紅色中華報》,印刷了大量馬列主義書刊,並冒著犧牲的危險將革命書刊發行到全國各地。他們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鬥志,驕傲地堅信自己的革命理想終會實現。

    “每一次體驗都是一次精神洗禮,每一個革命參觀點都是一部堅定理想和信念的活教材。”《解放軍報》記者鄒維榮説。

    井岡山上的紅軍挑糧小道,從山腳到黃洋界山頂,全長4.8公里,崎嶇、陡峭、狹窄。

    編輯記者們穿上紅軍服,戴上八角帽,扣上腰帶,繫上綁腿,追尋當年紅軍挑糧的足跡。山間高溫潮濕、蚊蟲叮咬不斷,攀爬更加艱難,大家手舉紅旗,互相鼓勵,咬牙堅持,登上山頂。全程扛著10多公斤重攝像機的中央電視臺記者汪曉霖感慨地説:“重走紅軍挑糧小道,真正感受到先輩們創業的艱辛。”

    于都紅軍長征第一渡口,是中央蘇區紅軍長征的出發點。1934年10月,由瑞金轉移來的中央紅軍8.6萬人集結完畢後,就是在這裡分頭渡河,開始長征。

    聽著陣陣嗩吶聲,伴著鄉親們《十送紅軍》的歌聲,《中國日報》記者張峰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鄉親們送別的,不僅是紅軍將士,更是他們的親人。這些人民子弟兵默默地犧牲,有些甚至沒有留下名字,但絲毫掩蓋不了他們的偉大:為革命死,為大眾死,死得光榮!”

    在井岡山、在瑞金、在興國,中央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們向革命英烈紀念碑一次次集體鞠躬,深切緬懷為人民共和國的創建立下不朽功勳的民族英雄!

    《光明日報》國內部主任韓秀琪説:“中央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深入江西老區,是為了在人民群眾中體驗和傳承革命精神,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忘記廣大人民群眾就失去了我們的根。”

    “從老區人民中汲取寶貴的精神養分”

    農村、林場、車間、醫院、社區、礦井、派出所……中央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們分成10個組,與農民下田勞動,和林業工人撲山火,幫助社區民警巡邏,到300米井下學習採礦,走進廉租房與群眾促膝而談……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鬥。8月24日,第5組來到贛州市猶江林場體驗生活。21時30分,場部的氣氛有些異常,很多職工身著迷彩服,扛著撲火工具正在集合。一問才知道剛剛接到火警。再三要求下,編輯記者們被批准隨隊參加撲火戰鬥。雷擊引起的山火發生在離場部20多公里的地方。一處民房和大型變壓器以及一個易爆品倉庫處在危險之中。紅軍烈士的後代--林場副場長陳樂林奮不顧身衝鋒在第一線。編輯記者和林場職工一同努力,群眾的房屋保住了,變壓器安然無恙,易爆品被安全轉移。

    在贛州市崇義縣淘錫坑鎢礦,十幾位編輯記者走進漫水的鎢礦巷道。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往裏走,泥水濺到腿和衣服上,不一會兒大家渾身上下全濕透了。來到礦井作業面。採礦的機器隆隆作響,礦石磕碰中濺起的粉末四處飛揚。《中國青年報》記者文靜説:“這裡常年見不到陽光,又濕又熱。如果沒有親自體驗,真感受不到老區礦工們的艱辛。”

    暮色將至,炊煙升起。坐在紅軍後代邱前裏家的院子裏,蹲點調研的《新華每日電訊》編輯張玉亮與男主人親切交流著。“興國縣是全國著名的紅軍縣、烈士縣、將軍縣。紅軍精神鼓舞著一代代老區人民。”33歲的邱前裏説,“我15年前到福建打工時沒有住處,晚上就睡在大橋下。憑著一股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的精神,現在成了家居超市的老闆。”

    如今的井岡山、瑞金等江西革命老區,已經發展為新興的紅色旅遊城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縣。江西人民身上具有的艱苦奮鬥、改革創新意識,使老區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

    看到這些,《經濟日報》總編室副主任陳小力説:“我們應當懷著無比崇敬和感恩的心,從老區人民中汲取寶貴的精神養分,熱切謳歌他們的火熱生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新聞工作者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才知要做什麼樣的新聞”

    “深刻懂得了為什麼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武裝自己,是這次活動的重大收穫。”《人民日報》記者劉裕國説,“作為中央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更要注重深入一線做調查研究。”

    這次參加江西老區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年齡最大的59歲,不少人上過山、下過鄉,吃過苦、受過累,絕大多數同志長年在采編一線從事新聞報道。新華社攝影部資深編輯董躍武説:“一天不深入到生活中去,你就脫離生活、脫離實際。與老區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貼近式體驗,使我對如何做新聞、怎樣做新聞,有了新的認識。”

    毛澤東同志在《調查工作》一文中,首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重要論斷;在《總政治部關於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中,再次提出“不做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經濟日報》記者廉丹對此感同身受:“作為新聞人,這一科學論斷將指導我們一生。正確的調查研究,只有到基層、到一線,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老區群眾那種特有的樸實語言,是我們在電腦前、在辦公室裏無論如何也創作不出來的。”

    “八角樓的微弱燈光裏,透射出的是一種從實際出發、從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入手、敢闖新路的精神,是一種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工作作風。”《農民日報》記者李海濤説,“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八個字中看到的是光明、讀出的是希望、感受到的是黨的新聞工作者的歷史重任和對中國未來的堅定信心。”

    一週的紅色行程讓本次活動總領隊、中宣部副秘書長魏地春心情難以平靜:“儘管這次江西老區行只有短短幾天,卻讓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通過用心感悟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增強了做好新聞工作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新聞工作者要成為溝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絡的橋梁、紐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大局、心裏有群眾,要經常深入到基層一線、走進普通群眾中去、了解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和願望需求,把宣傳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的心聲統一起來。”

 
 
 相關鏈結
· 百名中央新聞單位名編輯名記者走進江西革命老區
· 統計局向福建龍岩革命老區贈送基層統計專用設備
· 廣東省各有關部門投入老區扶持資金共達160億元
· 福建:革命老區建起新農村
· 蔣巨峰調研時強調:幫助革命老區發展得更好更快
· 閩西革命老區加緊電網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