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中國成立60年特稿:“趕考”,永無止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賈永、李亞傑、劉娟)60年前那個初春乍暖還寒,21輛陳舊的吉普車和大卡車疾馳在華北大地上……

    1949年3月23日,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就是從這個小山村出發,毛澤東率領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中國共産黨人,意氣風發地進京“趕考”。臨行前,毛澤東意味深長地對戰友們説:“今天是進京‘趕考’嘛。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60年風雨砥礪,60載春華秋實。中國共産黨為民族的振興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鬥,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和人民的檢驗。

    2009年9月15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在新中國60華誕之際召開的這次重要會議的主要議程是,研究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

    這充分昭示,成立88年、執政60載的中國共産黨又將再次踏上新的“趕考”征程,更好地承擔起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神聖使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趕考”一甲子,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呂正操,這位年已104歲的老人,是唯一健在開國上將,也是唯一健在的黨的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盛況、盛景、盛世。”談及新中國巨變,老人對黨領導人民群眾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欣慰。

    曆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到井岡山鬥爭,從長征到浴血抗戰,從延安保衛戰到三大戰役……自南湖上駛出一葉扁舟起,中國共産黨歷經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考試”,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産黨踏上了新的“趕考”,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

    “趕考”一甲子,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

    1952年,5億多人口的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只有679億元。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2008年達到了300670億元,年平均增長8.1%,比1952年增加了77倍。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國家已是“風景這邊獨好”。

    60年後在中國這片國土上發生的變化,其意義非同一般。其間,中國共産黨犯過錯誤、走過彎路,但是始終能夠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科研部主任張伯裏説,“取得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是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非常時期、關鍵時刻。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共産黨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排除干擾,冷靜“答題”,經歷和戰勝了在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

    從新中國建立到今天,共和國走過60年風風雨雨。可以告慰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先烈的是,毛澤東“考個好成績”的預言實現了……

    “執政興國,執政為民”——“趕考”一甲子,中國共産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49年,中國糧食産量只有1.13億噸,人均佔有量不到420斤原糧。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新中國成立後,剛從戰火中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共産黨全面推進土地改革使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土地。

    今天,中國糧食産量已達到5.29億噸,糧食自給率高達95%。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今天,中國人均GDP從1949年的35美元增加到3226美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農民年人均收入從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

    今天,中國人民實現了由貧困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正在享受越來越寬裕的小康生活。

    一甲子光陰輪迴,滄桑巨變一甲子。

    中國共産黨前行在改變積弱積貧的舊中國的“趕考”路上,前行在社會主義探索的“趕考”路上,前行在改革開放的“趕考”路上,前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趕考”路上……

    60年前,中國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為6%,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

    彈指一揮60年。中國已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全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1.6億學生不再繳納學雜費。

    從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到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從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到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中共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關切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為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説:“以人為本,民生當先,是中國共産黨60年‘趕考’過程中的鮮明‘主題詞’。”

    對此,1954年從台灣回到大陸定居的南京市政協專員王楚英有著更深的感受。1945年,王楚英曾以中國陸軍總指揮部前線指揮所聯絡組長的身份,見證了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戰區日軍受降儀式。然而短短4年之後,王楚英就隨國民黨敗退台灣。“民心,是檢驗一個政黨執政的試金石。”老人説,“當年國民黨從鼎盛走向敗落,是因為是失去了民心;相反,共産黨從弱小變為強大,正是因為贏得了民心。”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中國共産黨向時代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居安思危、警鐘長鳴”——“趕考”一甲子,中國共産黨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斷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1951年11月,一疊厚厚的卷宗交在了毛澤東的手裏:在天津地區擔任黨和政府主要領導職務的劉青山、張子善蛻化變質,貪污鉅款。公審大會召開前,有人提出是否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毛澤東説: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

    1952年2月10日,劉青山、張子善被處以死刑,“新中國反腐第一案的兩聲槍響”震驚大地,回蕩不絕……

    槍響三年前,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鄭重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60年來,中國共産黨黨的建設歷來是同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事業和黨加強自身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互依託、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截至2008年底,中國共産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是新中國成立時的17倍;黨的基層組織371.8萬個,是新中國成立時的19倍。

    這些事實,從一個最根本的基本面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從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到加強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從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到全面推進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從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到加強黨委全委會作用、健全黨委內部議事決策機制,從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到整體推進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設,黨的自身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審結違犯黨紀政紀案件85.2萬件,處分88.1萬人。中共十六大以來,嚴肅查處了陳良宇、劉方仁、高嚴、田鳳山、韓桂芝、王懷忠、徐國健、荊福生、李寶金、劉志華、杜世成、王有傑、鄭筱萸、陳同海、孫善武、孫瑜等一批大案要案,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産黨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

    僕僕風塵一甲子,江山萬里如畫。

    手捧改革發展的纍纍碩果,中國共産黨又充滿希望、充滿活力地開始了新的“趕考”,雄姿英發地書寫著新的答卷——

    到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道路上,中國共産黨的“趕考”,永無止境……

 
 
 相關鏈結
· 蔡武就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文化發展成就作專題報告
· 全民共享走向世界—新中國成立60年文化建設綜述
· 中國測繪創新基地正式啟用向新中國成立60年獻禮
· 全民共享走向世界—新中國成立60年文化建設綜述
· 衛生部部長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衛生事業發展成就等
· 新中國成立60年:60年經濟版圖變遷演繹強國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