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輝煌60年:農産品告別“提籃小賣”跨進期貨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9月15日電(記者 聞有成)在河南延津縣司寨鄉平陵村的田野裏,農民張文明對記者説,過去農民是土裏刨食,現在我們不光靠人勤地不懶種田,莊稼人也學會期貨和現貨交易了。今年他們村種了3000多畝訂單小麥,在小麥期貨市場交易,僅此一項就增收24萬多元。

    記者從鄭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我國大宗農産品已告別了幾千年單純一買一賣的“提籃小賣”經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門類齊全的農産品期貨市場交易體系,為我國農民種植結構調整豎起風向標,有效解決了農産品“賣難”、價格大起大落和“谷賤傷農”的歷史難題。

    “鄭州價格”豎起農産品行情風向標

    據鄭州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張邦輝介紹,作為國內首家以農産品期貨為主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多年來一直通過路透社、彭博資訊、易盛信息、世華財經等10余條信息系統向國內外同步發送我國農産品價格信息。“鄭州價格”已經成為國內外關注我國農産品市場供需形勢的重要窗口,提高了我國農産品定價效率。

    農民利用鄭州期貨價格,判斷行情走勢,並與收購商討價還價。2008年6月菜子上市時,菜子油期貨809合約價格在12500元/噸左右,折算成菜子價格約合2.7元/斤。但油廠開秤價定得比較低,有的甚至將開秤價定在1.9元/斤。很多農民將菜子油期貨價格折算菜子價格後,認為菜子收購價格定得太低,因此紛紛惜售。油廠在和農民僵持10天后終於妥協,把菜子收購價格從1.9元/斤直接提高到2.4元/斤,但農民還是惜售。隨後油廠不得不把收購價格漲到每斤2.6元、2.7元、2.8元,四川地區甚至出現3元/斤的歷史天價。與2007年相比,農民平均賣價從1.7元/斤提高到2.7元/斤,平均每畝增收250元,增幅達58%。據估計,2008年全國菜子銷售收入較上年增加200億元。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受阻使得棉花需求嚴重不足,棉花期貨及時預期了現貨市場的價格走勢,使棉紡企業不再霧裏看“花”。湖北銀豐公司通過利用期貨市場,經營由被動變主動,由過去的“搶”棉花,“賭”市場,到現在通過訂單穩住貨源,利用期貨鎖定風險和利潤。2008年2月底至3月初,棉花期貨CF807合約與現貨的基差近2500點,銀豐公司在迅速分析未來國內棉花産業形勢後,決定在CF807合約上進行大膽的全額套保。公司在銷售現貨虧損500元的同時,期貨平均每噸賺取1500元,每噸棉花賺取了1000元/噸的基差利潤,在價格上反哺了棉農。

    讓期貨為生産和經營農産品上保險

    記者在全國一些農業省區採訪到,借助期貨與現貨並舉的經營優勢,把與農民單純一買一賣的收購方式拓展為代農儲糧、保值儲糧、保值訂單等多種形式,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一是先將糧食存到公司,待日後認為價格理想了再進行結算;二是現款現糧,及時結算;三是與公司簽訂保值訂單的農戶,可以把糧食先存到公司,到9月份結算,結算價格為6、7、8、9四個月中的最高市場價格,確保農民能享受糧價上漲的收益。

    江蘇省糧食集團總經理劉習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洪澤縣的白馬湖鎮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傳統小麥種植區。但因缺乏信息和引導,農民種植小麥收入偏低,便嘗試“訂單+期貨”的小麥生産、經營新模式。

    集團所屬企業通過期貨交易,企業和農戶間的訂單為農戶“購買”了保險;而期市套期保值又為訂單和企業經營“購買”了保險。農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企業增值贏利的空間和機會也大大增加了,促進農企雙贏。

    “期貨對我們太重要了!”河南金粒麥業的副總經理程好民説,這幾年我們和農民簽訂的糧食訂單合同,每斤都比市場價貴幾分錢,正是因為參與期貨市場,我們才有底氣這麼做,因為我們的糧食能在期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時機賣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國強説,我國農産品期貨在引導國內糧食供求平衡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並日益成為中國糧食生産和價格的避風港。

    國家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説,我國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産品期貨品種體系的基本健全,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在引導農産品生産、流通和銷售,穩定市場、規避風險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大幅提升。

    期貨市場塑造中國農産品貿易新形象

    “小麥期貨掛牌前,糧食企業是‘一條腿’走路,有了小麥期貨市場之後,糧食企業就可以‘雙腳’走天下了。”新鄉市糧食局局長朱雲卿介紹説,過去糧食企業全靠“傻大笨粗”的現貨一條道經營,一年銷售量達15億公斤,企業仍然一片虧損。

    如今踏上優質小麥期貨交易的軌道,新鄉目前優質小麥麵積在300萬畝左右。為了在保證盈利空間的情況下讓利於農民,購銷企業通過期貨做套保,利益通過中間的企業傳導給了農民,使企業“一手托農民,一手托市場”,比如説企業的利潤目標是6分錢/斤,只要超過這個空間,超過現貨利潤率,就可以讓農民多受些益。通過優質小麥期貨的平臺,從農民到糧食經營企業,再到糧食加工企業,形成了一個效益增長的良性鏈條循環格局。

    據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調查,在河南、河北和山東的小麥企業中,有30%的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其中67%的企業利用小麥期貨進行套期保值轉移價格風險,33%的企業利用期貨指導生産和經營。豐富農業龍頭經營企業經營方式,提升他們的帶動效應。截至2009年6月底,鄭商所涉農企業開戶7212家。

    為從制度上控制農産品市場交易風險,鄭州商品交易所在國際上探索出了中國農産品市場交易連續三個漲跌停板後強行平倉的做法限制了市場的最大風險。2007年以來,商品期貨價格巨幅波動,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沒有出現連續多個停板情況,保證了農産品期貨市場平穩的運行態勢。

 
 
 相關鏈結
· 第七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11日在長春市閉幕
· 商務部要求進一步做好農産品"農超對接"試點工作
· 第七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將於9月8日隆重開幕
· 1-7月農産品進出口總額505.2億美元 同比降12.5%
· 商務部監測顯示上周我國食用農産品價格小幅上漲
· 湘西柑橘借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平臺走進千家萬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