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輝煌60年:新疆從偏居西北內陸到向西開放前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輝煌60年:新疆從偏居西北內陸到向西開放前沿

    9月1日,烏洽會展廳人流穿梭不息。新華社發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7日電(記者 李曉玲)剛剛閉幕的第18屆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上,首次率團參展的伊朗交易團吸引了不少客商駐足洽談。

    伊朗哈薩斯出口公司經理哈米特興奮地告訴記者:“沒想到第一次參加烏洽會就能受到這麼多關注。我們希望在烏洽會上多尋找幾個合作夥伴,在新疆建立我們的銷售網點。”

    與哈米特一樣,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客商開始在新疆尋找商機,以往偏居中國西北內陸的新疆,受益於中國西部大開發和向西開放的政策,一躍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地帶,成為中國“東聯西出”的橋頭堡。

    上海商人顧興躊躇滿志地站在他投資興建的新疆霍爾果斯國際商貿中心裏,這個現代化的國際“大賣場”位於中國西部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口岸裏,商貿中心配備了先進的中央空調及自動扶梯等現代化設備,吸引了許多中亞客商入駐。

    包括上海商人顧興在內的大批國內外客商能夠大規模投資中國西部,緣于上世紀90年代中國提出的向西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政策。

    1992年,國務院決定給予新疆8條優惠政策和措施,以進一步對外開放。這些優惠政策與措施類似于沿海地區甚至特區,主要包括讓新疆以沿周邊國家開放帶為前沿,以鐵路沿線開放為依託,以東部省區為後盾,建成覆蓋新疆的開放網絡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合作,多元化市場的開放格局,使新疆成為東聯西出的樞紐和聯結東亞與中亞、歐洲的現代“絲綢之路”上的活躍區。同時把東部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管理和經營方法等優勢與新疆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共同開拓中亞、西亞乃至東歐、西歐市場。

    在國務院八條優惠政策支持下,新疆提出了要建設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1999年,中央政府又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為新疆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向西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橫空出世使得新疆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經過10多年發展,新疆已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新疆目前擁有29個對外開放口岸,貿易夥伴增至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居亞歐大陸腹地的新疆基本形成了公路、鐵路口岸交叉,沿邊、腹地口岸互補,航空、陸地口岸並舉的多層次、全方位開放格局,這種格局為新疆投身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提供便利條件,也使新疆逐步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成為國家向西出口的中轉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08年,新疆進出口貿易總值達222.17億美元,同比增長62%,比全國平均增速高44.2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二,進出口貿易額列全國第12位,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其中出口額躍居全國第11位。

    新疆商務廳廳長和宜明説,在222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額中,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為176億多美元,佔貿易總額的近八成,佔中國邊貿總額的一半還多。與中亞等國的貿易總額在其中佔了主角,佔我國對中亞地區貿易額的近七成。

    作為我國面積最大的少數民族省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受惠于國家向西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政策,進入新世紀以來風貌大變。密如蛛網的公路、往來奔馳的列車、不斷拓展的航線、連接四海的通信,以及由此構成的現代“絲綢之路”正把新疆帶進一個飛速發展的新時代。

    在新疆,呈扇面狀排列的29個各類口岸在邊境線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商貿走廊。通過這些星羅棋佈的開放口岸,從有“世界工廠”美譽的東部省份出口的,標有“中國製造”的工程機械、汽車、化工産品、食品、紡織品源源不斷地進入中亞諸國及俄羅斯,有的甚至從此通道遠銷歐洲,換回大量的鋼材、原油和皮革等商品。

    有“西部雄關”美譽的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年過貨能力可達2000萬噸。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集鐵路、公路、管道運輸為一體的最大陸路口岸,過境的商品包括近600萬噸的中亞原油。

    創辦于1992年的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如今已成為我國西北乃至中亞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為廣泛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成為我國向西開放、溝通世界各國特別是中西南亞國家經貿往來的重要窗口和橋梁。

    據新疆商務廳統計,自創辦以來,目前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名客商參加過烏洽會,其中俄羅斯及中西南亞外商佔到會外商總數的80%以上。國內30個省份的1萬多個企業前來參展,累計對外貿易成交額超過360億美元,內聯和國內貿易項目簽約超過97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新疆本土還崛起了5300余家外貿企業,其中進出口額超億美元的企業有34家,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也達到了146家,它們已經成為新疆外貿發展的主體,與全國企業攜手西出,尋找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疆:戈壁沙漠下油氣涌動 為中國發展加力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7日電(記者 賀佔軍)長期以來,留在人們心目中的新疆戈壁沙漠“貧瘠”印象,隨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日益提高,近幾十年被“戈壁沙漠全是寶”的理念所取代。如今,這些涌動的油氣已被盤活,正在造福新疆百姓,拉動新疆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力。

    在新疆“三山加兩盆”的地形地貌中,“兩盆”(準噶爾盆地、塔裏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北疆準噶爾盆地邊緣的克拉瑪依油田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大油田。改革開放以來,克拉瑪依油田步入快速開發階段。1981年,油田原油産量達到384萬噸,2002年達到1010萬噸,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2008年,克拉瑪依油田共生産原油1221萬噸,實現連續28年增長,也刷新了大慶油田曾保持了25年的連續增長紀錄。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建設持續加速,石油需求水漲船高。可是,東部油田開採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剩餘可採儲量連年減少,每增加一噸産量都要付出很大代價。日漸突出的石油供需矛盾,促使決策者們把目光投向西部探區,投向全國最大的塔裏木盆地,希望這片廣袤無垠的戈壁沙漠,能夠接替大慶油田所承擔的重任,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油氣資源。

    經過充分的先期準備後,1989年4月10日,塔裏木石油勘探開髮指揮部正式成立,塔裏木石油會戰拉開序幕。彈指20年過去,塔裏木戈壁沙漠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石油工業新星,發端於此的現代能源之路,已經跨過萬水千山,伸向大江南北。

    20年間,塔裏木石油人在荒漠戈壁和深山溝壑中艱苦創業,已累計探明27個油氣田,塔裏木油田原油産量已從1989年的3.4萬噸增至2008年的645萬噸,天然氣産量從2004年的13.6億立方米增至2008年的174億立方米,2008年油氣當量超過2000萬噸,成為我國第四大油氣田和最大的天然氣産區。

    此間,塔裏木油田成功實施了西氣東輸等一系列重大國家能源戰略項目,完成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接替歷史使命。塔裏木油氣産區的快速崛起,促成西氣東輸和西油東運管道工程的實施。這兩條能源傳輸大動脈,匯聚著新疆生産的天然氣和石油浩蕩東去,夜以繼日地助推我國經濟社會前進的車輪。截至目前,塔裏木油田已累計向西氣東輸供氣500多億立方米,目前仍以每日4700萬立方米目標向西氣東輸供氣,中國14個省份8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3億居民從中受益。

    塔裏木石油大會戰20年來,不僅盤活了塔裏木盆地豐富的地下油氣資源,還給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截至目前,塔裏木油田已累計向新疆注入資金約360億元,造就了庫爾勒、庫車、且末等多個富裕縣市。

    塔裏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盆地周邊被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所環繞,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據最新一輪資源評價,塔裏木盆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為160億噸,其中石油80億噸、天然氣10萬億立方米,是中國油氣資源量大於150億噸的四個盆地之一,勘探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塔裏木油田已進入油田、天然氣田、凝析油氣田開發並重、規模發展的階段。根據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流大油氣田的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塔裏木油田將累計探明加控制油氣地質儲量50億噸,其中原油21.5億噸、天然氣3.6萬億立方米;油氣産量當量達到5000萬噸,其中天然氣500億立方米,原油産量1000萬噸以上。

    與此同時,近年來隨著準噶爾盆地系列大氣田相繼被發現,克拉瑪依油田正逐步從大油田向大油氣田轉變。預計到2010年,克拉瑪依油田將力爭實現年産油氣2000萬噸,其中天然氣年産50億立方米以上,並且具備年産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基礎,一個現代化的大油氣田格局將基本形成。

 
 
 相關鏈結
· 新疆公安機關破獲一案件 及時防止恐怖破壞活動
· 新疆通報打擊防範針刺傷害群眾案件工作進展情況
· 新疆:加大高校生均撥款力度 3年將累計增加6億元
· 新疆提高農村低保對象補助水平 月人均達到65元
· 新疆全面安排部署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 廣電總局向西藏、新疆捐贈少數民族譯製語電視劇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