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0月4日電(記者何偉)我國旨在使三江源重返“生態天堂”、建設青藏高原“綠色屏障”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過去4年間,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地區3900萬畝草原已成功實現退牧還草,得到休養生息。
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説,退牧還草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22個子項目之一。根據工程規劃,將投入超過31億元資金,通過圍欄、糧食補助等方式,完成退牧還草面積9659萬畝。截至目前,這一項目已完成投資9.5億多元,完成退牧還草面積3900萬畝。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副縣長索河告訴記者,過去,稱多縣牛羊數量最多時達到80多萬頭,目前全縣牛羊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只有30萬頭了。“牛羊減少了,牧草也長好了,眼下,這裡到處呈現一片綠油油的景象。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後,生態效益非常顯著。”他説。
據監測顯示,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後,圍欄內草地植被覆蓋度大幅提高,達到了90%,項目區畜均佔有草場面積為48.32畝/羊單位,比工程實施前的2倍還多。
李曉南説,退牧還草對三江源草地生産力的有效提高佔據主導作用。該工程實施後的2005-2008年草地平均産草量,比工程實施前5年平均産草量提高了21.06%,平均減畜數超過20%,這使三江源地區部分嚴重退化的天然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復。
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區域。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這一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水資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也是生態系統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區之一。2005年,我國政府規劃投資75億元,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