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28日電(記者 胡作華)危機之下什麼最寶貴?信心。近兩年來,浙江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探索並推廣了三類各具特色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為提振中小企業信心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浙江中小企業眾多,各家銀行一直把提高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水平列為發展戰略重點。在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複雜情況下,浙江銀行業顧全大局、積極倡導“雪中送炭”,2009年1至9月新增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4167億元,佔新增貸款的85%。浙江銀監局局長楊小蘋説,儘管今年基礎設施項目信貸投入很多,但是浙江中小企業並沒有受到明顯的“擠出效應”影響。
記者從浙江銀監局了解到,浙江銀行業在創新“扶小”機制及其産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抱團增信”、“草根經營”、第四方擔保等三類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有關部門對此及時予以總結推廣,使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集群效應”不斷顯現。
第一類:“抱團”模式,即銀行倡導通過“抱團增信”提升擔保公司或企業擔保能力,從而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針對當前擔保公司規模小、管理不規範、擔保能力弱的現狀,國開行浙江省分行通過將多個擔保機構的信用整合成一個共同的擔保體系,推出了“抱團增信”擔保融資模式。今年上半年,這家分行累計發放“抱團增信”貸款7.14億元,共支持中小企業156個,創造就業崗位27208個。
工行浙江省分行、建行浙江省分行率先以網絡銀行為平臺,攜手杭州網絡企業阿裏巴巴,推出了“網絡聯保”融資模式。該模式要求3家或3家以上的借款人自願組成一個聯合體,共同向銀行聯合申請貸款,每個借款人均對其他借款人的銀行債務提供連帶保證責任,從而使那些缺乏信用記錄、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業,可以借此實現“增信”,以達到銀行的資信評估要求。
第二類:“草根”模式。浙江一些本土銀行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與地方“草根”經濟建立了唇齒相依、不離不棄的關係,形成了特有的“草根銀行”特色。台州市商業銀行以廣大微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為服務對象推出了“小本貸款”,單筆貸款不超過30萬元。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明確服務小企業為分支機構的主要任務,其小企業貸款餘額不得低於總餘額的70%,最大限度地擴大了中小企業受惠面。
總部位於台州的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大力打造“窮人銀行”模式,將服務對象擴大至失地農民、外來務工人員、貧困大學生等弱勢群體,近年來已先後扶持5萬多家小企業、6000多位失地農民和下崗工人創業致富。三門縣下崗職工章思卡前不久到泰隆銀行三門支行貸款開店,上午遞交申請,下午四點多貸款就批下來了。老章感動地説:“沒想到下崗職工創業是這麼方便。”
第三類:“橋隧”模式,即在擔保公司、銀行和中小企業三方外導入了第四方如風險投資者和上下游企業,第四方事前以某種方式承諾,當企業發生財務危機而無法按時償付銀行貸款時可以為企業注入現金流,償還銀行貸款。浙商銀行、工行浙江省分行開展這類模式貸款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行浙江省分行在大力開拓中小企業業務的同時,積極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開發信貸管理系統、核定授信額度、實行貸款利率優惠等服務,今年以來已與50家小額貸款公司確立合作關係,已批復新增授信額度14.7億元,間接扶持了中小企業發展。
“浙江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成功經驗,已被證明是可以複製的。”浙江銀監局副局長郭武平説,從浙江省內發達與欠發達區域情況看,一些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通過跨區域延伸已經實現成功“移植”。比如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到經濟相對欠發達的浙江三門縣、麗水市等地設立分支行,中小企業業務發展迅速,受到了當地企業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