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二00九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側記:攜手托起希望無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4日   來源:工人日報

    瑞雪吉兆。一場提前而至的罕見大雪,把整座北京城裝點得分外漂亮。

    11月2日,“2009’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隆重開幕。來自海峽兩岸工會和勞動界約400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國際金融危機與工會作用”的論壇主題共商良策。

    窗外雪晴雲淡,室內情濃意切。坦誠的交流、熱烈的討論、務實的建議,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論壇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氣氛和諧、成果豐碩。大家不僅發表了看法,分享了經驗,互致了啟發,更就許多相同的關切形成了廣泛共識。

    心手相連,共渡“金融寒冬”

    突然而至的一場大雪,導致航班延誤,讓原本分兩批飛抵北京的台灣代表,分成了四批陸續抵達,最晚的一批客人2日淩晨4點鐘才下飛機,只休息了1個多小時,便走進了論壇會場。然而,儘管舟車勞頓,代表們卻精神抖擻。

    “雖然天氣很冷,但我們心裏很溫暖。”台灣總工會理事長董文雅興奮地告訴記者,雪後第一時間,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人員便連夜給所有參會人員送來了羽絨服,讓大家真切體會到了手足情深的溫暖。

    其實,讓台灣代表們感到溫暖的,不僅來自一件雪中送來的羽絨服,更源於兩岸工會和勞動界心手相連,共渡“金融寒冬”的交流與合作。

    自2006年9月以來,“海峽兩岸工會論壇”迄今已是第三屆,從第一屆僅108位台灣代表參會到本屆論壇共有來自160多個台灣工會和勞動團體的254名代表出席,伴隨著論壇規模越來越大的,是兩岸工會和勞動界交往不斷擴大,關係日益密切。

    正如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在招待會上致辭中所説的,兩岸工會和勞動界積極參與論壇,充分表明了大家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也充分表明了兩岸職工和勞動組織從來都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而論壇每次根據客觀需要和變化設定的主題,更使得論壇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記得‘2008’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召開時,恰逢海協會與海基會經過協商就‘通郵、通航、通商’正式簽署了四項協議,一年來的事實證明,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給國際金融危機下的台灣經濟帶來了‘及時雨’。”台灣勞工聯盟總會理事長、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侯彩鳳感慨地説。

    台灣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備受重創,2008年11月,其總出口額較2007年銳減23.3%,是7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臺商製造業來説,很難預測金融危機何時過去。“大陸是台灣目前最重要、最可依賴的強大助力,大陸經濟的回暖帶動著台灣經濟的逐步向好。可以説,是大陸經濟救了台灣經濟。”侯彩鳳説。

    據了解,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8年兩岸貿易額仍接近1300億美元,其中台灣的順差是778億美元。與此同時,大陸工會組織對台灣在大陸投資企業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以廣東省為例,23013家台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化工、五金、紡織、製鞋等勞動密集型産業。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企業陷入經營危機,員工受到拖累,降薪、強制休假,甚至裁員,勞資糾紛增多。

    “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郭澤宇説,為幫扶台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9個方面30項措施,包括設立10億元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專門搭建台資企業法律服務平臺,幫助解決生産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今年二季度以來,台資企業經營漸趨穩定,訂單增加,貿易止降。而工會積極做好勞動爭議預防預警工作,加大幫扶力度,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在全國,大陸工會為台資企業“送溫暖”的事例俯拾皆是。

    參加論壇的兩岸工會和勞動界代表一致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不會過去,兩岸工會和勞工界拓寬交流合作領域,積極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這是利在兩岸,造福同胞的最大福祉”。

    共存共榮,發展托起希望無限

    國際金融危機對廣大職工權益産生了重大影響,也給工會工作帶來不少新課題。在履行工會職能、維護職工權益方面,兩岸工會和勞動界有著許多相同的關切。

    “兩岸工會要勇於擔當責任,越是困難的情況下,越要重視維護職工權益,切實履行工會的神聖職責。”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振寰的一番話,得到與會人士的一致贊同。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中華全國總工會反應迅速、果斷決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應對危機的措施。各級工會廣泛開展了“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競賽活動、“共同約定行動”、“千萬農民工援助行動”、“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以及“家政服務工程”等,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工作,加大幫扶力度,幫助更多的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就業。

    以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榮書在大會發言仲介紹的“共同約定行動”為例,這項由基層創造、全國總工會倡導,以保崗位、保工資、實現“穩員增效”為重點,旨在“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活動,自去年底中華全國總工會十五屆二次執委會議作出部署以來,已在全國廣泛深入開展。截至9月底,對28個省(區、市)的統計顯示,開展“共同約定行動”的企業已超過51.6萬家,覆蓋職工6480萬人。企業以“不裁員、不減薪”為榮,職工以為企業發展作貢獻、與企業同舟共濟為己任,已形成廣泛共識。

    同時,隨著全總提出的一系列應對危機措施的貫徹落實,工會組織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浙江,工會組織廣泛開展了“千萬職工大行動,轉型升級立新功”活動,協助企業經濟轉型,提升了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在湖北,有6100家規模以上企業、500多萬名職工參加了“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競賽活動,有效推動了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在河北, 工會積極協助企業充分利用生産開工不足加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到今年6月底,各地工會僅培訓農民工就達305.65萬人……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應對危機中,中華全國總工會一直倡導的企業與職工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得到了強化,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而隨著經濟形勢總體上企穩向好,廣大職工權益的實現又有了根本保障。

    “這次金融危機中,勞資雙方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陸工會的經驗給了我們啟發,工會的確應該仔細考量如何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勞工合法權益的關係,為勞動者作長遠打算。”台中市總工會理事長陳瑞若有所思地説。

    “在勞資統一體的經濟組織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共進退共興衰,共存共榮,共有共享。”中國能源化學工會主席張成富認為,工會在應對金融危機特別是經濟衰退中發揮作用,一是要推動經濟發展,二是要協調勞動關係。企業難以為繼,勞動關係就無法和諧,勞動關繫緊張,企業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

    “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必須把推動經濟發展與保護勞動者權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維護勞動者具體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統一。”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吳建憲補充道。

    聽了上述這些觀點,台灣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深有同感:“我認為,引申到海峽兩岸工會工作中,可以加上這樣的定語——將推動‘兩岸’經濟發展與保護‘兩岸’勞動者權益有機結合。當下,兩岸工會和勞動界的合作應比以往更積極、更堅決。”王娟萍認為,兩岸的大融合是一個必然趨勢,在兩岸和平發展的大環境下,台灣工會更應關注台資企業大陸員工的權益維護,也希望大陸工會對台灣員工給予更多關懷。

    “在大陸有數萬台商在工作,在台灣也將開放大陸投資、放寬大陸配偶及大陸勞動者來臺的工作權及大陸學歷、證照等,這些都直接傳達著兩岸未來的發展趨勢將走向更大的融合,也直接反映了兩岸工會間未來的交流領域。”台灣職業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蔡明鎮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是啊,經濟合作一直是兩岸關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隨著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經濟合作制度化的實現,兩岸工會和勞動界的交流合作領域必將更加廣闊。而在推進兩岸經濟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工會當發揮獨特的作用,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既是“海峽兩岸工會論壇”舉行的初衷,也是最終目的。

    一天的論壇,時間有限,但希望無限!(記者 鄭莉 王嬌萍 丁軍傑)

 
 
 相關鏈結
· 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閉幕
· "2009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 首屆海峽兩岸醫學文化與醫學發展論壇在杭州開幕
· 9萬餘冊臺版圖書參展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
· 三萬種臺版圖書參展第五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
· 第四屆海峽兩岸台北旅展30日在台北開幕 為期4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