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12日電(記者 田建軍、徐旭忠)近年來,我國航道工程技術人員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逐漸掌握了長江航道整治的先進技術,加快了長江航道整治步伐,為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據長江航道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彭松柏介紹,針對航道整治工程規模較大、工期短,整治建築物材料需適應河床變化等特點,工程技術人員在長江中游的航道整治建築物中,廣泛採用了土工合成材料,解決河床變化頻繁、施工強度大等問題。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採用了土工織物軟體排護底、護灘新結構,拋石壩體、沙枕壩芯塊石蓋面壩體、箱體壩等不同的壩體結構形式,以及綠色植被生態護坡新技術等,形成了一套以土工布作為軟體排護底、充填沙袋築壩的長江中下游航道治理核心技術。
長江中游水流條件多變,河床組成複雜,既有沙卵石河床,又有沙質河床,洲灘演變劇烈,再加上受現有航道整治理論、模型試驗等諸多不足限制,其航道整治工程成為我國內河航道治理的難點。為此,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地提出動態管理的理念,加強對工程現場的跟蹤觀測,及時根據河道條件變化,適時進行施工階段模型試驗,完善和優化設計方案,確保工程效果。
目前,長江航道整治工程已廣泛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對工程質量實施了全過程檢測。在水下護底排鋪設中,工程人員採用全球定位系統控制鋪排軌跡,實現了鋪排軌跡的及時跟蹤檢測;通過引入潛水員水下探摸技術、水下攝影技術,以及多波束掃測系統等,對水下工程質量進行觀測、檢驗,航道整治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