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2月5日電(記者 趙葉蘋)記者從海南省農業廳獲悉,近年來,海南設施農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全省大棚面積達到13萬畝。設施大棚、噴灌滴灌、無土栽培等新技術,有效提高了果蔬産品品質,運用設施農業技術,已經成為該省農民增收節支的有效途徑。
海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曉橋説,設施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向,是增強抵禦自然災害風險的有效屏障,是提高農産品品質和增加産品價值的有效手段。海南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特別是反季節哈密瓜、花卉和西瓜,應用設施農業技術後,經濟效益與産品質量大幅提高,成為海南熱帶高效農業新亮點。
近年來,為改變農業靠天收入的狀況,海南把設施農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措施,採取財政扶持、政府貼息等優惠政策,並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民土地入股”等模式,鼓勵農民發展設施農業。大棚設施園藝種植面積很快由2003年的5.2萬畝發展到現在的13萬畝,哈密瓜、花卉、西瓜設施大棚種植面積分別達到3萬畝、2.5萬畝和2萬畝。不少瓜農反映:採用簡易小拱棚代替露地種植,經濟效益更高,西瓜的品質更好,設施小拱棚已經成為海南瓜農首選的種植方式。
在設施農業技術方面,海南省還大面積推廣噴滴灌和地膜覆蓋栽培等技術。目前,海南推廣噴滴灌面積30萬畝,包括香蕉、芒果、木瓜等農作物。據統計,採用噴滴灌每畝每年節水200多立方米,節約肥料30%,産量增加10%。
此外,全省推廣地膜覆蓋栽培面積80萬畝,對冬季瓜菜保溫、保濕、防寒十分有效,促進農作物生長,並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節約成本增效100多元。
2008年,海南省設施農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2億元,其中,設施大棚蔬菜、水果和花卉,每畝年均收益分別達到5000元、8000元和6000元,大大超過常規農業的産出,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