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連隊的新跨越
——記忠誠履行防務的駐澳門部隊某連
新華社澳門12月14日電(記者王洪山、李宣良)這是一支流淌著英雄血液的連隊——創建於抗戰時期,參加過塔山阻擊戰,先後被授予“英勇善戰連”“硬骨頭六連式連隊”等榮譽稱號。
從1999年12月20日進駐澳門起,駐澳門部隊某連面對複雜環境和特殊使命的考驗,再次交出完美答卷——全面建設實現“十連冠”,年年被評為“全面建設先進連隊”,被廣州軍區授予“澳門駐軍威武文明模範連”榮譽稱號。日前,這個連隊又被中央軍委授予“履行澳門防務模範連”榮譽稱號。
“沒有堅定的信念最可怕”
連隊駐守的營區,與亞洲最大的賭場隔路相望,賭場的喧囂與營區的肅穆形成強烈反差。
“考驗不可怕,沒有堅定的信念最可怕。”進駐澳門之初,連隊官兵率先叫響這句口號。
一次,戰士翟龍站崗。一位靚麗的澳門姑娘走向哨位,邊走邊對他説:“兵哥哥,我能和你交朋友嗎?”翟龍鄭重回答:“對不起,我們的紀律不允許,請不要越過警戒線。”
就這樣,崇拜解放軍的姑娘在警戒線外“陪”著哨兵,一直到翟龍下崗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如何才能成為“霓虹燈下的新一代哨兵?”連隊指導員周磊説,他們把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作為靈魂工程,不斷固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官兵們自覺做到“眼不花心不亂,拒腐蝕永不沾”。
在連隊學習室,一摞《蓮花衛士》班報,見證了他們理論武裝的歷程。官兵們自發創辦的這份理論小報,一月一期,成為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好幫手。一茬茬官兵通過組織理論輔導、時事講評、評選“理論學習之星”等,唱響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一國兩制”好的主旋律。
深入持久的理論灌注和教育引導,讓官兵們練就了“火眼金睛”。2008年6月,六班副班長裴健昌乘火車回廣西探親,發現鄰座正在翻看一本觀點立場有問題的書籍。小裴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説服鄰座不要再看,還順藤摸瓜,協助乘警將一名兜售這本書的不法分子抓獲。
駐澳無小事。一次,排長田育林發現半張軍內報紙不見了。他迅速查明原因,原來是戰士小林剪報時不小心丟進了垃圾桶。田育林立即帶領9名戰士趕到垃圾房,花了整整一下午時間,從近兩車生活垃圾中找回了那半張報紙。
正是憑著這種“小題大做”的執著,連隊10年如一日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發生任何違規違紀的人和事。
每逢官兵輪換、新老更替,連黨支部都會開展“進澳為什麼、在澳幹什麼、出澳留什麼”的討論,引導官兵把個人追求融入履行澳門防務大局。
江蘇籍戰士余志利家裏開著兩家公司,當兵之前就幫父母打理生意。去年老兵退伍,連隊考慮到他軍政素質過硬,又有文體特長,打算留他轉士官,但他家人卻堅決不同意。
面對兩難境地,余志利主動説服父母:“軍旅人生,國家為大,駐軍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打造駐澳部隊“鐵拳頭”
“履行澳門防務,責任重於泰山。”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2004年12月20日視察駐澳門部隊時對官兵的深情囑託。
連隊官兵始終牢記囑託,大力發揚“塔山精神”和“英勇善戰連”光榮傳統,錘煉履行防務過硬素質,打造駐澳門部隊的“鐵拳頭”。
進駐伊始,部隊沒有訓練場地,臨時營地龍成大廈便成為官兵們的“訓練場”。
大廈場地有限,官兵們充分利用走廊、樓梯、宿舍、飯堂搞訓練。樓道的240級臺階成為體能訓練的“黃金通道”,官兵們每天上下跑幾十趟,汗水常常把臺階淋濕。
這個連要求官兵人人具備“儀仗兵的形象、戰鬥員的技能、運動員的體質”。他們著眼多元任務,大力開展“一專多能”訓練,制訂“賽馬機制”,激勵官兵多練幾手、多學幾招。每年新兵下連、士官選改、骨幹配備,實行公開選拔,誰素質過硬誰就上。
2005年,5名預提士官培訓後歸隊,連隊安排他們與全連班長同臺競技,結果5名預提士官全部脫穎而出,年底都當了班長。第二年,他們又帶出8名訓練尖子。
著眼使命任務要求,這個連率先展開多樣化課題研練,提高精度標準,逐項逐人練強練精。
六班副班長裴健昌入伍前曾在全國比賽中獲過獎,但射擊成績不理想。連隊指派教練組專門輔導,教他尋找“槍人合一”的感覺。小裴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槍王”,多次比武奪冠。2007年5月,駐軍對外開放軍事表演,兩位嘉賓任意抽點射擊部位,小裴指哪打哪,發發精準命中。
2004年,駐軍首次組織“濠江”系列實兵實裝演習。在沒有教材、資料和經驗借鑒的情況下,這個連的原連長李翔帶領骨幹到其他部隊取經,反復研究特種作戰特點規律和技戰術運用。戰鬥打響後,官兵們迅速機動,準時到達指定地域,靈活採取多種戰法,成功制服“敵人”。
連續5年,這個連都是演習主力,通過不斷探索經驗和完善戰備方案,為有效維護澳門地區安全穩定闖出了一條新路子。
“解放軍是最耀眼的明星”
“形象重於生命”。連隊官兵忠誠履行職責,威武文明、愛澳親民的形象,深深鐫刻在澳門人民心中,當地媒體稱讚説:“解放軍是最耀眼的明星。”
解放戰爭時期,這個連所在部隊以遵紀守法、紀律嚴明聞名全軍,曾因“身在蘋果園不吃群眾一個蘋果”的事跡,受到毛主席稱讚。進駐澳門後,官兵們自覺堅持學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
一天早上,官兵們按照原定路線進行體能訓練,在穿過一條人行隧道時,由於剛下過大雨,隧道裏積水過膝。一位晨練的老人告訴官兵,直接橫過馬路吧。官兵們清楚,橫過馬路在澳門屬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回謝老人的好意後,他們趟著積水過了隧道。
強烈的法律意識,使官兵們養成了依法執勤的習慣。一天,戰士王亞夫、楊維執勤,一男子突然開車衝進營區。兩名戰士按規定控制了車輛,提示對方已違反澳門保護軍事設施的相關法律,並迅速向上級報告。澳門警察和大批記者聞訊趕來,見整個過程處理得非常妥當,有理有節,紛紛對官兵們大加讚賞。
連隊組織訓練要穿過一片居民區。為了不驚擾市民,每天早上起床,值班員都是小聲吹哨,官兵們一路放輕腳步,不喊番號,來回靜悄悄。《澳門日報》載文説,這支共産黨的軍隊處處以民眾需求為念,真心為民眾著想。
視澳門為故鄉,把市民當親人。連隊官兵在“一國兩制”特殊條件下,譜寫了情濃于血的軍民魚水篇章。
2005年以來,這個連每年都派官兵參加澳門青少年學生軍事夏令營活動,官兵們用過硬的軍事素質樹立駐澳軍人的良好形象,在澳門青少年中興起了“軍事夏令營熱”。
一次,一名學生不小心摔傷了膝蓋,班長霍森每天幫他擦藥,為他打飯洗衣。學生們被無微不至的關懷深深感動,主動學習洗衣疊被幹針線活,積極參加訓練,烈日當頭也不叫苦叫累。結業彙報表演時,家長們看到孩子的巨大變化,紛紛感慨:“軍營真是個大學校,解放軍是最好的老師。”
2007年8月,駐軍組織為澳門同胞義務獻血,全連官兵爭著去。戰士秦鵬患闌尾炎住院剛回來,連隊沒讓他參加。
第二天,秦鵬出現在獻血隊伍的最前面。他説:“年底我就要退伍了,最後一次為澳門同胞獻血的機會,我一定不能錯過。”
澳門當地教會舉辦慈善活動時,把連隊官兵獻血的照片挂出來,打出“解放軍捐血救人”的宣傳橫幅,稱解放軍給澳門人民帶來了福祉。
濠江東流,潺潺不絕。這個連延續著英雄連隊的光榮與輝煌,展現著駐澳門部隊新的跨越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