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四川:後危機時期科技支撐産業結構調整的路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4日   來源:科技日報

    2008年年初,四川省制定實施了強化科技支撐,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政策計劃,為全省經濟止滑回升和災後恢復重建做出積極貢獻。在經濟形勢回升向好的態勢下,四川著眼當前、謀劃長遠,為後危機時期科技支撐産業結構調整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一系列成就。對此,記者近日專訪了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唐堅。

    科學研判形勢 超前戰略謀劃

    記者:請問唐廳長,在後危機時期四川科技支撐引領産業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什麼?

    唐堅:戰略謀劃是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圍繞後危機時期四川産業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認為,科技支撐引領的核心是産業升級轉型。

    從産業發展階段性特徵看,當前四川一、二、三次産業結構為18.92:46.3:34.78,經濟結構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在工業結構中,傳統産業與高新技術産業比例約為8:2,戰略新興産業剛剛起步。在農業結構中,傳統農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現代農業比重較小。在第三産業中,長期民生科技産業拉動居民消費的發展滯後。為此,四川傳統工業産業處於調整期,高新技術産業處於擴張期,新興産業處於孕育期,現代農業産業處於攻堅期,民生科技産業處於開發期。

    從科學佈局戰略方向看,根據對四川産業發展階段的判斷,後危機時期科技空間將向三個方向拓展:工業發展方面,將形成優勢傳統産業、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農業發展方面,在城鄉統籌方略指導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拓展;社會發展方面,從單純注重民生科技事業向開發民生科技産業並舉,依靠科技拉動居民消費需求。

    從自主創新著力重點看,改造傳統産業的著力點在於推動産業升級,應側重於技術及新産品高端開發;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著力點在於做強做大,應側重於成果轉化與産品規模化;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的著力點在於孕育孵化,應側重於可能形成較大産業規模的亮點;現代農業發展的著力點在於構建技術鏈支撐産業鏈,應側重於産業鏈的延伸;民生科技産業發展的著力點在於開發民生科技産品,應側重於消費需求的選擇。

    選擇戰略領域 確立主攻方向

    記者:在後危機時期,四川圍繞科技支撐産業發展,選擇了哪些重大戰略領域,確立了哪些主攻方向,將取得哪些成效?

    唐堅:針對後金融危機時期四川的發展實際,我們重點支持了36個戰略地位重要、特色優勢突出、經濟效益顯著、産業關聯度強、對當前和今後GDP增長拉動作用大的産業和領域。

    一是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方面,在機械製造、水電能源、油氣化工、飲料食品、汽車製造、鋼鐵、紡織7大産業領域,從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行業裝備水平、推廣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新技術、開發高附加值産品、開發共性關鍵技術、研製採用先進標準、承接産業轉移7個方面著手,提升産業發展水平。預期“十二五”末,7大重點行業可實現增加值12000億元(其中,科技貢獻約佔6000億元)。

    二是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方面,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先進製造、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等6大領域,從發展壯大創新産品、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特色園區(基地)、推進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壯大軍民融合優勢産業5方面著手,預計到2015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將達到60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佔GDP的比重超過12%。

    三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方面,結合全省比較優勢和新興産業成長規律,採取超前規劃、建立種子基金、建設新人才隊伍、構築創新平臺、公共政策扶持等綜合措施,篩選一批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綜合效益好、發展前景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確立一批戰略産品,予以重點突破,並動態調整。預計到2015年,力爭在四川形成5—8個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産值5000億元以上、增加值400億元以上的經濟規模。

    從發展趨勢和潛力上看,當前重點支持9個領域:

    新型能源産業:重點是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空氣能、煤礦瓦斯氣能源化與資源化利用、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研發及産業化,預期到2015年實現總産值1500億元;

    高端光電産業:重點發展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OLED)、光電芯片、新一代光纖通信、激光器件、光刻機投影曝光光學系統、太赫茲技術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總産值500億元;

    傳感網絡産業:重點發展射頻識別(RFID)和物聯網、基於北斗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網絡遊戲、手機遊戲、3G通訊、IC設計、3C融合、數字媒體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500億元;

    節能環保産業:重點發展半導體照明(LED)、無極燈等綠色照明産品,餘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建築節能、循環硫化床鍋爐、精洗煤等技術,以及污水、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等處理技術及設備,預期到2015年實現總産值500億元;

    生命科學産業:培育高産、優質、抗病、抗逆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棉花、蘭草等生物新品種,發展高效營養品、保健品、健康食品、醫療器械等,培育醫療服務、健身業、健康休閒、康復、老年護理等産業,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1500億元;

    創新設計産業:重點發展工業設計、傳媒、文博旅遊、創意設計、文學與藝術品原創、動漫遊戲設計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50億元,2010年,四川將召開工業創新設計大會,舉辦首屆“紅花獎”工業設計國際大賽,推動工業設計商品化、市場化;

    智慧製造産業:重點發展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特種行業機器人等以及智慧化精密機械加工的單元設備、製造系統、柔性生産線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50億元;

    非動力核技術産業:重點發展核探測和成像、放射性診斷和治療裝置、放射性設備儀器儀錶、同位素及製品、輻照加工、輻照育種、輻照改性材料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100億元;

    空天科技産業:重點建設以航空及其延伸學科為特色的科技産業園區,開發空間服務系統、亞軌道科學研究火箭。拓展汽車模塑件、軍用減振器、液壓支架、智慧液壓控制系統等,預期到2015年實現産值100億元。

    四是以現代農業為重點的城鄉統籌發展方面,重點圍繞動植物新品種、生豬、泡菜、奶業、薯類、家兔、名優茶葉、煙草種植業和中藥材種植業9個産業領域,突出構建技術鏈支撐和延長産業鏈的主線,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工程和農村信息化科技示範、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災後新農村科技建設科技示範等八大工程。預計到“十二五”末,帶動GDP增長1000—1200億元,項目區農民年人均增收400元。

    五是發展以消費為重點的民生科技事業和産業。圍繞群眾最直接,最需要解決的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態環境、民生信息、科普培訓5個領域開展重點服務。圍繞民生需求大,市場前景好,發展空間廣的綠色健康、數字娛樂、低碳生活、民生安全、科技民生小産品5個領域,立足“小産品、大市場”,以小搏大,開發一批民生科技産品,逐步形成産業規模。同時針對四川省民族地區特色和需求,開發特色産品,如牧區新型帳篷等實用産品,藏羌繡品等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科技含量的工藝品和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防治的特色新藥品。通過民生科技“5+5”行動,預計到2015年,實現産業增加值600億元。

    強化自主創新 落實保障措施

    記者:剛才,您描述了四川未來幾年內科技支撐發展的宏偉藍圖,請問四川將採取哪些強有力措施,保障這些目標順利實現?

    唐堅:圍繞上述重點産業和領域,我們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統領全局,按照“企業主體、産業佈局、工程模式、集成推進”的科技工作新思路,落實各項保障措施。2009年預計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1100億元,增長20%左右,同比佔規模以上工業20%左右;利潤總額140億元;新産品産值1300億元,同比佔規模以上工業48%左右;出口交貨值320億元,同比佔規模以上工業60%以上。在投資拉動為主導下,科技驅動的支撐作用逐步上升,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到41%。

    一是抓産品龍頭。開發1000個效益好、見效快、市場佔有率高的産品,圍繞有形産品形成價值鏈,把産業發展目標落實到直接創造價值的市場需求上。2009年6大領域9個戰略産品、80個重點産品、200個培育産品,年均增長都在60%以上。以創新的市場表現為考核標準,對已經市場化的90個創新産品省政府予以50—100萬元的研究開發補助,著力幫助産品拓市場、創品牌、上規模、成氣候。

    二是抓技術攻關。加大全省科技資源的整合力度,集中優勢力量,推進産業發展的100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2009年遴選了“煤基直接還原釩鈦磁鐵礦新工藝與裝備優化研究”等20項重大關鍵技術,總投入近18億元,技術突破後預計可實現直接經濟效益300億元,可帶動相關産業和産業集群發展2600億元。

    三是抓融資橋梁。“投、貸、保、證、補”並舉,拓展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就地轉化。2009年各類渠道融資超過200億元;舉辦2009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産業與風險資本對接推進會,引入風險投資18個億;舉辦四川省金融機構與高新技術企業對接會,簽約金額達79億元;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補助資金項目114個,獲得風險投資總額達到4億元,引導銀行貸款9億元;率先在全國設立了兩家科技專營支行,新增貸款9.8億元,新增科技型企業客戶超過50戶;與農發行四川分行建立“政府部門推薦、銀行獨立審貸、雙方聯合監管”的銀科合作新機制,審批通過10戶企業科技貸款15.5億元;設立15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擔保貸款近30億元,辦理動産浮動抵押融資1.4億元,16戶企業以股權出質方式融資近6億元;累計完成股份制改造企業50余家,成功掛牌上市企業17家;3家企業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居全國第二位;打造盈創動力投融資增值服務平臺,正在建設2.9萬平方米的中國西部科技風險投資中心,吸引深創投、德同基金、軟銀基金等30余家投資和管理機構入駐,入駐機構註冊資本金達30億元,另外還有100家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四川省銀行—科技企業對接服務平臺”,完成740多家企業、40家銀行總行、161家支行的信息入庫。

    四是抓創新體系。産學研軍用結合,解決科技成果的源頭轉化問題。著力構建企業主體、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省已有國家創新型企業16家,省級創新型企業706家。據統計的287家創新型企業,過去3年研發經費年均增長28.98%,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5.6%,新産品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7.1%,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4.8%,利潤年均增長11.84%。建立覆蓋各類産業領域産學研創新聯盟92個、各類創新平臺300多個。組織近1000名科技人員服務企業300余家。加強軍地技術合作,促進軍工技術向民品擴散轉化。廣元國家先進電子産品及配套材料産業化基地47個重大軍轉民項目開發順利,正在抓緊建設軍民結合産業園。啟動《綿陽科技城2011—2015年發展及2020年遠景規劃》編制工作,打造全國軍民融合示範區。打造一流科技園區,推動高新技術産業集群發展。成都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高新園區步伐加快,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製造為特色的三大産業。德陽重大裝備製造、樂山硅材料高端開發與副産物循環利用産業化、攀枝花釩鈦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産業化基地加快發展。

    五是抓政策服務。四川制定了《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服務企業的創新政策,做到“碰頂不出頭”,儘量尋求政策效益最大化。同時要按企業需求主動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抵扣、預提留、自主創新産品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如,省科技廳會同省級稅務部門制定抵扣政策操作辦法,科技部門認定後減免,三年來為企業實際減免稅收超過12億元;落實自主創新産品政府採購政策,制定了《四川省自主創新産品認定管理辦法》,認定自主創新産品431個;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使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減按15%的優惠政策,重新認定總數已達到1113家。(記者 朱會倫 盛利)

 
 
 相關鏈結
· 滬加速實現産業結構向服務業和高新技術轉型目標
· 我國將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加大結構調整
· 山東省電價調整將對産業結構升級形成倒逼機制
· “陜西製造”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推動産業升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