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錢春弦)中國旅遊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公民出境遊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率先恢復兩位數增長。在全球出境遊為負增長的2009年,中國公民出境遊全球“一枝獨秀”已成定局。
“2009年全球經濟‘入冬’,世界各地出境旅遊者也開始‘貓冬’。恰恰在這一年,越來越多中國人成為世界公民。”具有德資背景的北京凱撒國旅總經理陳小兵説,由於遭受金融危機和流感疫情“夾擊”,2009年全球旅遊消費受到巨大衝擊,大批出境旅遊訂單取消。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我國主要國內出境旅行社卻逆流而上,加強産品研發和質量監控,致力於旅遊消費信心恢復,為未來競爭奠定了基礎。
“作為第三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發展狀況可以看作宏觀經濟發展的直接投影。我國在危機中的出色表現,為旅遊業度過危機並快速恢復奠定了基礎。”陳小兵説,隨著中央應對金融危機一攬子政策逐步見效,我國旅遊業在全球率先迎來恢復性增長。“在全球市場大起大落環境中,我們充分感受到國家應對危機的實力對於旅遊業的影響,看到了我國旅遊消費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今年10月,我國公民出境遊同比增長超過11%,大陸居民赴臺遊更是保持150%以上的強勁增長。中國旅遊研究副院長戴斌教授近日表示,統計顯示,這種持續增長勢頭一直得到了有效保持。我國在危機中的出色表現為旅遊業快速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礎,但這並不能掩蓋我國與國際旅遊業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全球化旅遊企業。與擁有100多年曆史的全球旅遊業相比,僅經歷十幾年發展的我國旅遊業任重而道遠。”陳小兵説。
隨著新的旅行社條例在2009年實施,外資準入門檻大大放寬。2010年全球經濟逐步恢復增長,國際旅遊企業進入將是大勢所趨。這將在進一步提升旅遊行業整體水平同時,帶來新一輪優勝劣汰。“旅遊業期待政府為本土旅行社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更多支持,包括國家層面推動企業跨地區、跨國境發展以及旅遊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陳小兵説,隨著工業化經濟向後工業化經濟和服務業經濟轉型,旅遊産業與文化産業在未來10年最具發展潛力。
近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強調提升旅遊業文化內涵。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一力表示,這是中央第一次對旅遊業提出文化要求。旅遊業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的産業。文化內涵的深淺程度是産業質量水平的一種評價標準。“作為一種大規模文化互動,現代旅遊使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的人不期而遇。作為客源地文化與目的地文化的雙重傳播者,旅遊業必須在實現雙重使命中實現雙重價值,獲得超額收益,為消費者和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陳小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