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黃土高原腹地的甘肅省環縣,今年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而玉米地裏仍見秸稈青綠、穗大粒滿。縣委書記趙連印説,這些地都採用了集雨、保墑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目前全縣已推廣60萬畝。
2007年以來,甘肅省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將大田由平地改為溝壟,改播前覆膜為秋覆膜或早春頂淩覆膜,此舉將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0%,玉米種植也擴大到年降雨量250毫米的區域。與一般種植相比,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平均增産可超過35%。2008年,甘肅省42個旱作農業縣全面推廣此項技術。
在技術推廣中,為減輕農民負擔,甘肅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今年,省級財政整合資金1.2億元,對項目區種植農戶實行地膜補貼。項目區9個市州的市縣兩級政府整合資金1.73億元,用於項目配套。目前,政府補貼數量已佔地膜實際需要量的一半以上。各地制訂了農膜和農機具使用管理辦法及補貼標準,對享受補貼的農戶以村為單位登記造冊,張榜公示,確保農膜補貼到種植農戶。
隨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應用,甘肅農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全省玉米、馬鈴薯播種面積分別由2000年的700萬畝、1997年的500萬畝擴大到今年的1000萬畝;旱區農業正在向專業化、産業化和循環經濟模式邁進。甘肅省委書記陸浩説:“事實表明,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正在旱作農業區引發一場革命性的變革。”(記者 李戰吉 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