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13日電(記者 鄭瑋娜、侯建森)面對金融危機,海南省不斷加大對民生工程的投入,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增強人民幸福感,推動海南“和諧之島”建設。
2009年海南省共投入208億元支持教育、就業、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設,並把新增財力的78%和市縣上繳土地出讓金的85.5%投向民生。2009年海南省人均受惠的財政資金較2008年增長12%。
近年來,為讓老百姓直接受益,海南省一直堅持“小財政、大民生”的理念,在可用財力有限的條件下,集中財力,分清輕重緩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制定民生規劃,每年將新增財力的主要部分用於改善民生,集中解決民生問題。
2008年7月,海南省提出五年投入452億元改善民生,重點建設教育、就業、公共衛生及基本醫療體系建設、社會保障、住房保障、農民增收和生態文明建設等七大民生工程。
經過一年多努力,這七大民生工程已取得可喜的進展:
2009年,海南省城鎮新增就業9.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9萬人,高效畢業生初次就業率86%,基本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的目標;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資110元,職工醫保、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覆蓋全省總人口的85%,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1.8萬名邊遠貧困地區中小學生進入思源學校就學,在全國率先對5200名中職涉農專業和8364名“村官班”學生實行免費教育;5個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加快,新建和改造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計生站140個,2萬多名白內障患者得到了免費治療;新建文明生態村1315個,累計創建文明生態村佔全省自然村總數的45.5%;截至2009年11月底,廉租房已開工11770套,經濟適用房開工12697套,城鎮居民人均增加居住面積在1平方米以上;2009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10元,同比增長9.6%。
日前發佈的《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5年,海南省力爭全省人均生産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説,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最主要或者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海南850萬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夠大幅度提高,能夠讓城鄉居民口袋裏錢多一些,生活過得好一些。
衛留成表示,民生工程建設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2010年海南省還將繼續加大民生投入,省和各市縣安排使用新增財力時,要先拿出55%用於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