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吳敏、吳傑)“如何減少焦慮?有三種方法:一是坐或躺在……”22歲的海蒂坐在馬路邊上,逐字逐句地小聲讀著中國國際救援隊印發的心理疏導常識。這是海地地震後,失去2名親人的海蒂接受的第一次心理疏導。
連日來,來自武警總醫院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醫護人員,一邊為海地受傷災民診治病情、發放常用藥品,一邊宣講心理疏導干預常識。為克服語言障礙,更好地達到干預效果,他們連線國內的武警總醫院心理專家編寫了災後心理疏導常識和課件,請志願者幫助翻譯成法語。這張中法對照的“災後心理疏導常識”寫滿了一頁紙的正反面,從心理情緒認知到心理疏導減壓的方法,內容十分豐富,語言通俗易懂。
“這份傳單言簡意賅,他們只要能認得法語,基本都能讀懂。”醫療隊員楊軼在電話中對記者説,僅20日當天,他們就為490余名災民提供醫療服務和心理疏導,發放心理疏導傳單和災後防疫傳單500份。
中國國際救援隊在混亂治安中繼續開展醫療救援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胡浩)記者21日從中國地震局了解到,儘管目前海地治安混亂,暴力搶掠事件時有發生,中國國際救援隊仍然在積極開展醫療等方面的救援。
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副司長苗崇剛介紹,由於當地安全形勢還很差,救援隊員在外出執行任務時不僅需要由我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護衛,並且要頭戴藍盔,身著防彈背心。
他説,儘管面臨這種局勢,我救援隊仍然在積極工作。一方面,在防暴隊員的護衛下,救援隊每天定時、定點到達救援地點開展行動;另一方面,救援隊在我維和營地附近設置了醫療點,搭起了臨時手術臺,為受災民眾提供包括簡單手術在內的醫療救治服務。
為通過早期心理干預,減輕災民的心理焦慮和壓力,避免心理疾病,從20日開始,中國國際救援隊醫療分隊在太子港開展災後早期心理干預,為海地災民提供心理救助。
據了解,目前海地有18家衛生機構,還有部分傷患者被轉移到其他國家接受治療,但仍然急缺醫務人員和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