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18日電(記者 余裏 江毅)“老闆,給我來20個凍糕,再來10個葉兒粑,帶走!”大年初五,天氣陰冷,四川崇州市懷遠鎮的唐記葉兒粑店門前,卻是一片繁忙紅火的景象,客人們排起了長隊,街兩旁停滿了汽車。春節大假期間,不少外地人專程驅車前來,吃上幾個凍糕、葉兒粑,臨走時還要帶上不少回去。
“春節這幾天,我們的生意好極了。”唐記葉兒粑的總經理唐映雪樂得合不攏嘴,還不到下午4點,店裏的存貨很快就要被搶購一空了。“地震震垮了店裏的墻,我們又重新修起來了,現在的生意比以前還要好。”唐映雪告訴記者,他們在鎮上開了新店,現在一共有40來個工人,每天都還忙不過來。
在懷遠鎮前往街子鎮的路邊,有一個藍白相間的地震災區板房安置點分外惹眼,記者走進去一看卻沒有找到一戶居民。“過年前都搬到新房子裏去了。”在防火巡查員張富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不遠處的新住宅小區。小高層樓房錯落有致,閱覽室、警務室、健身場所……這就是崇州街子鎮天順鄉受災群眾的新家。
天順鄉村民楊文一家有五口人,按照政策分到了兩套房子。房子的設計充分徵求了他們的意願,裝修簡潔、大方、實惠。楊文説:“這是我們在新家過的第一個春節,一家人高興得不得了。”
在小區的健身場地,記者遇到了正在健身的村民楊大姐,談到自己的新生活時,她滿臉都是掩不住的喜悅。“小區的綠化很美觀,配套設施齊全,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城裏人一樣。”據了解,村裏共有760戶汶川地震受災群眾,都在春節前搬進了新家。
走出天順鄉安置點,記者來到了崇州市的街子古鎮,天空飄起了小雨。“今年5月,我們要重新開街,我還想再騰出幾間客房來,等到了夏天,避暑的客人肯定多。”江城客棧的王老闆望著夜色中的街道展望著自己的計劃。老街上,一棟棟城鎮新房正在有序地重建。“新房子馬上就全部建好了,明年過年你再來看,一定比今年還要好!”
夜幕逐漸降臨,臨街的商鋪挂起了一盞盞紅燈籠,紅紅的燈光映著商戶們一張張充滿信心的笑臉。
巨變中感受希望——汶川極重災區青川縣春節見聞
記者已經記不清這是地震後第多少次到青川了,然而,每一次來都會看到新變化,都會有新感悟,虎年春節這次感受尤其深。
地處川陜甘三省交界處的青川,因“其水清美”而得名。在3200多平方公里的縣域內,大山連著大山,縣城坐落在兩山之間的峽谷中,美麗的喬莊河蜿蜒著穿城而過。
汶川大地震前,除了“青川木牘”(戰國秦簡)為考古及古文字研究界所熟知外,偏遠、落後的青川幾乎沒有什麼名氣。地震後,青川成了四川最為邊遠的一個極重災區,也是余震最頻繁、余震震級最大的一個災區。詳細>>>
一個新北川的崛起——地震重災區北川春節見聞
新華社成都2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 侯麗軍、謝佼)農曆大年初三,整個綿陽市都籠罩在一片濛濛細雨之中。昔日安置數萬受災群眾的九洲體育館挂上了“祝全市人民新春快樂”的大紅橫幅,旁邊寬闊平整的遼寧大道一直通向安昌河畔的北川新縣城。
16日,記者在綿綿細雨中走訪了位於安縣永興鎮的北川曲山鎮永興板房區。永興板房區是北川老縣城回龍社區、新街社區、茅壩社區和沙壩村受災群眾的安置點,目前仍有將近6000人居住在這裡。詳細>>>
喜看災區展新顏--汶川地震災區四川什邡鄉村見聞
新華社四川什邡2月15日電(記者 苑堅 侯麗軍)大年初二是個艷陽天。陽光暖暖地照在山區和平原上,空氣中的一絲絲寒意,都被人們臉上的笑容驅散了。
什邡市邊上,是由北京援建的近80公里的廣青公路,被當地群眾稱為“北京大道”。在這條縱貫什邡的“生命線”的兩旁,一排排農家庭院新建起來。公路沿線,由北京援建的什邡職業中專以及洛水鎮、八角鎮、鎣華鎮、紅白鎮等工程正在緊張施工。詳細>>>
有水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希望——地震災區漢旺見聞
新華社成都2月14日電(記者 侯麗軍 楊迪)農曆大年初一,一場倒春寒使年畫之鄉四川綿竹市透著絲絲寒意,但道路兩旁黃燦燦的油菜花卻已開得熱鬧。
花叢中是一棟棟白墻灰瓦的民居,色彩繽紛的年畫繪滿了白墻:迎春圖,鬧春圖……喜慶吉祥,從廢墟中站立起來的農民,已經重新拿起畫筆,描繪家鄉的美好未來。詳細>>>
甘肅隴南地震災區見聞:包村幹部安安心心過新年
新華社甘肅隴南2月13日電(記者 多蕾)在甘肅隴南地震災區的每一個受災村,幾乎都能看到包村幹部忙碌的身影,在受災群眾的心中,他們就是黨和政府的代表。經過一年多的重建,受災群眾住進了新房,包村幹部打算如何度過這個來之不易的春節呢?2月12日,記者走訪了隴南市的一名包村幹部。
劉社平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副鎮長,多年來他一直是姜家山村的包村幹部。“5·12”地震發生後,他沿著受損的山路步行7公里,第一時間出現在絕望的姜家山人面前。詳細>>>